风险提示:本文所提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相关信息及内容来自官方媒体,对有关行业及企业的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风险自负。广告均为免费广告,不要误解球哥的公众号初心啊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相关信息及内容来自官方媒体,对有关行业及企业的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风险自负。广告均为免费广告,不要误解球哥的公众号初心啊
海上风电次补贴时代尚在争取:次平价电价开始试水!
4月2日,上海市发改委公布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竞争配置结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联合体为项目业主,项目中标上网电价为0.302元/千瓦时。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煤电基准价为0.4155元/千瓦时,此次海风项目的中标电价已经低于当地的煤电基准价。通知要求,项目确保在2023年底前全容量建成并网。
应该说,这是国内首个低于平价海上风电标杆电价的风电项目,在海上风电次补贴时代,上海海上风电的电价将要刷新中国风电新纪录!
0.302元/kwh海上风电电价:风电场收益率如何保证!
笔者收集了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关风资源数据:2008年一期的风电场的风资源数据为风电场90m高度处年平均风速为8.6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661.7W/m2,当年使用的3MW-92M叶轮直径的风机,设计年等效复核小时数2600h,对比2021年的续建东海大桥风电场,采用的风机为采用W6.5F-185型机(风资源参数:风电场90m高度处年平均风速为8.6m/s,与2008年数据无差异),对比扫风面积,功率增加一倍有余,叶轮直径刚好翻倍,从这个参数比较,发电小时数至少增加50%以上,粗略估算应该3500h左右。
东海大桥一期风电场
我们注意到,该项目的业主方有三个: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第一个三峡集团不用说,国内海上风电开发企业的龙头,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开发经验都是行业翘楚,第二个究其深入股东为上海电力局的三产,也就是说是上海市本地的电力系统企业,第三个为中海油,在海上工程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其实,这三家企业的联合体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获胜(7家),除了电价较低外,能胜出不是没有道理的:
1,三峡在勘测设计方面有自己的设计院,可以节省不少钱,这是三峡的一个示范项目,可以为后来次平价海上风电市场化竞争积累经验;
2,上海绿色环保能源为本地化企业,可以为本地化项目的实施提供更多便利,节约更多的非技术成本;
3,中海油有自己的施工船,在施工方面可以更多有的优势,何况这是中海油进入海上风电的一个契机,关键在于积累经验。
据了解,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位于漕泾东航道西侧,可开发规模约为30万千瓦,也就是说这个项目规模很小,但这个电价可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各地还在争取此次补贴的时候,上海的海上风电已经开始次平价时代。
低电价海上风电:海上风电未来需要关注啥?
从海上风电的未来发展空间来看,其实也面对很多的困难:
输送成本:深远海意味着更远的送出距离,海上升压站到海上换流站,再到陆上换流站,送出距离导致非技术成本增加,尤其是电缆,当然,对于电缆产业是好事情
施工成本:深远海的海上风电意味着施工效率和施工难度增加,一方面施工深度更深,一方面装备的运输距离更远,除了增加风机单机功率外,无法降低单机的运输成本。
运维风险:运维成本的风险不可控。只要是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深远海的风电在未来运维成本方面必须考虑,同时运维还需考虑到海上气象条件,从这一点考虑,可靠性的高低与风机的单机容量必须有一个平衡,并不是越大越好,一旦出现故障,其故障成本需要提前做好心里准备。
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是不是越大越好:可靠性决定成本
曾经的工程机械在泵车的臂架长度问题是,几个兄弟进行竞争,看看能做到多长,结果到了101m,大家都熄火了,问题在再长后很多问题出来了,市场需求可以用其他更多的方案解决泵车臂架长度问题。今天的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我个人认为是不是也进入了一个越大越好的误区。当然越大单位容量的成本肯定降低了,但是风险加大了,制造难度加大了,收益比不一定提升,这个问题需要大家好好思考。
很显然,未来海上风电的成本可能在风机可靠性,建设成本属于显性成本,运维故障成本可能看不到,但是不把风机可靠性和质量搞定,未来可能海上风电主机企业就会败此一举。
文/编辑:球哥
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