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4日起
国家电投国家安全和保密宣传及教育月活动
开始了!
活动主题为“喜迎二十大 保密再行动”
活动分5个阶段进行
具体安排如下:
4月14日-20日: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保密宣传活动
4月21日-5月5日:组织开展“保密故事大家讲”主题讲述活动
4月28日-5月9日:组织开展保密专题教育活动
5月10日-5月16日:组织开展保密教育线上培训活动
5月16日:活动回顾总结
当前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
新形势
(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窃密与反窃密斗争形势复杂严峻;
(二)网络和社交媒体等领域信息化迅猛发展,失泄密风险隐患显著增多;
(三)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保密工作提出新要求。
★
新任务
(一)加强党对保密工作的领导;
(二)持续推进保密“三大管理”;
(三)加强保密法治建设;
(四)深化保密宣传教育;
(五)加强保密监督检查。
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正确认识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异常重要性。
★
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
★
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要求系统概括为“十个坚持”。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
什么是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
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首次系统提出“11种安全”。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16种安全”。
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
是党和国家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民生、国家稳定以及社会长远发展
牢固的国家安全和保密防线
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去构筑
编辑丨肖宏昊 卢天娇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