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能见|电网上的“数字捕手”,大疆展翼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2-04-17 12:21:56浏览:2717 来源:能见   
核心摘要:电网上的“数字捕手”,大疆展翼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


文/ 夫荣

在广东省的一个县城里,4000公里配网线路上,150架无人机正在忙碌有序地进行自动化巡检。


截止2019年底,我国电网架空输电线路长度超过132.5万公里,而且正以5%/年的速度增长。


这就给线路巡检带来了挑战。输电线路点多面广,过去长期依靠人工爬山涉水、登塔走线巡视。所有线路全部巡视完一遍,相当于至少要绕地球33圈。



电网企业也曾使用手控无人机巡检,但培养一个飞手往往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而且劳动强度非常大,图像拍回还需大量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效率频次皆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


上述该县自从电网上的“数字捕手”到来以后,一年内发现5000多处潜在故障,是原有人工巡检发现故障数量的10多倍。同时,该县整体电网故障率下降了30%。


对于群众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便利很多,当地电网部门工作人员的感受则是“科技改变生活,效率提升太多倍了!”


这些“数字捕手”来自大疆。


众所周知,这家公司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上取得了惊人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目前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大疆无人机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



但少有人知的是,大疆正在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拓展到越来越多的工业级应用。


在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的本质似乎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以能源的转换为特征,追求更多的能源以推动社会和民生发展;未来,要以数据驱动能源生产,追求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而大疆的“跨界”适逢其时。


电网上的数字捕手



无人机巡检,在电网领域并非新鲜事。


随着智能硬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无人机相关巡检技术、巡检服务、人工智能等企业井喷式增长,助推了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的广泛应用。


国网系统的无人机应用主要集中在输变电领域。


2013年,国网开始探索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应用,目前已形成《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等行业标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等省已在该领域的探索中走在前列。


目前,无人机巡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例如,在依托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实验室开展无人机紫外检测、无人机验电、工器具吊装辅助检修作业等场景的应用研究中,有些公司利用无人机搭载喷火器、应急照明等设备,开展异物清除、故障点巡查等无人机辅助检修作业,提高了线路运维和应急抢修的质效。



尽管如此,我国的无人机巡检仍有部分痛点有待攻破:装备基础有待夯实;信息化支撑仍需强化;人工智能算法实用化不足;协同策略应用深度不足;应用领域有待挖掘等。


相关公司对此非常重视。


2021年,国家电网各省公司陆续出台政策推进基层班组数字化建设,政策提出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为转型方向,以“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为驱动,促进基层班组安全生产业务转型升级,借助数字化技术减轻基层班组工作压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年9月,国家电网召开发布会,宣布国家电网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正式上线投入运行。发布会上明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在巩固做好无人机自主巡检工作的同时,从业务、技术、管理、队伍四个方面着手,构建“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设备运维管理新模式。


大疆的“跨界”为此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在通道巡检、精细化巡检、红外线巡检、应急抢修等应用中,大疆皆有突出表现。


例如,在线路通道巡检方面,由于输电线路山地林区陡峭,或配电线路城区高楼环境复杂,小型无人机图传受环境影响较大,导致有效作业距离降低,作业半径较低,长距离通道巡检需预留更多的返航电量,导致有效作业时间降低。


大疆的经纬M30系列无人机沿着线路飞行巡视,通过空中视角直观查看通道情况,对典型的漂浮物,树木障碍等问题可清晰辨别。无人机空中视角有利于直观呈现线路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帮助巡检人员快速发现通道周边施工、地灾等情况。



大疆无人机搭载混合传感器负载,16倍光学变焦相机,可在安全距离下,高效率针对导线、绝缘子、杆塔、金具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配合六向避障,冗余设计、低光智能拍照等全新功能,保障自主飞行巡检工作。


又如在红外巡检中,杆塔设备缺陷巡检不仅仅包含缺失,一些可见光相机看不见的隐患则需要使用红外相机进行巡查。因此,红外巡视检查点的位置特性,对无人机的飞行体积、飞行安全、作业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疆通过无人机集成热成像传感器,为电力红外巡检提供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通过热成像相机可轻松发现如线夹、刀闸等设备的高温异常问题,及时找到设备安全隐患。


自然灾害如特大暴雨、山体滑坡等通常会对电力线路造成一定损坏。应急抢修尤其考验无人机的性能。造成故障的恶劣气候环境同样可能影响无人机飞行安全,然而恶劣的环境又需要快速响应,对无人机轻便性、时效性以及自身性能的要求都更高。


大疆不仅开发了系列无人机,还提供了可以实现多端联动的一站式无人机任务管理云平台——司空2等辅助工具,通过夜视相机与红外热成像的搭配互补,无论是排查夜间风险因素,或巡检设备状态,都让无人机如虎添翼。


工业领域大疆展翼



无人机未来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在应用领域上的创新。


目前,全球处在碳中和漫长征程中,而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所有人类活动碳排放的90%。因此,我国要想破解能源危机,尽早完成双碳目标,能源行业必然是主要战场。


回顾过去,我国的能源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硬支撑。


从百年能源发展事业一路走来,到双碳目标下,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疆对能源行业的洞察和深耕使其在无人机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创新方面不断精进,为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及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



“十四五”时期,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正在能源革命战略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引领能源产业变革,并成为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与科技相关的政策,也更加密集地出台。


近期,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印发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国能发科技〔2021〕58号,以下简称《规划》)。在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面,《规划》强调了电网智能调度运行控制与智能运维技术要进行重点攻克,特别提出了“输电线路及设施无人机一键巡检”技术。


早在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了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等7项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在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动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实施煤矿、油气田、油气管网、电厂、电网、油气储备库、终端用能等领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设与改造。


大疆创新能源BD总监鲁锋向「介绍称,大疆在这些领域都有布局。大疆无人机作为“伙伴化”工具,不仅将越来越多地在电力领域出现,也将在油气、新能源、矿业等领域展翼。



“新能源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武器,发展潜力巨大,大疆将会重点关注这个领域。我国的矿业处于高质量发展转型关键期,大疆在此也拥有诸多机会。”鲁锋表示。


而十四五期间,大疆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潜力巨大。就电力领域而言,仅国网用于电网巡检作业的无人机就将超过十万架。在国际上,大疆也得到了诸多国际龙头企业的认可,以无人机帮助其矿业、油井项目实现智能化作业。


如今,能源数字化正在被称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节能后的“第六能源”。未来,大疆又将如何扮演好“第六能源”这个角色?大疆创新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总监高翔告诉我们:“大疆会持续进行自我迭代升级,洞察一线客户最真实的需求,在能源工业领域构建一套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组合拳。”


END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未来四十年,碳中和让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系统性变革,社会财富也将随之发生大规模转移。我们将见证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一个变革的时代。在“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的历史规律下,创业英雄将层出不穷;紧抓机遇、纵横捭阖的企业也将借势而进,成为产业翘楚;前瞻布局、运筹帷幄的国家也将乘势而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系统性变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做序并推荐的《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著作,以通俗易通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碳中和画面。



推/荐/阅/读


“五大”旗舰上市公司同遭史上最惨财务年:巨亏约300亿!暴跌近300%!

国补取消第一年,海上风电何处去?

习近平首提特高压,中国这项世界领先技术“十四五”将带动万亿级投资

煮酒论剑 | 6张牌笑谈电力2021

人事调整|中国华电原副总经理王宏志升任南方电网总经理

国际油价创七年新高,煤价持续上涨,推动新能源加速替代

制裁升级!美国又出手埋雷,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习近平的能源足迹(2021)

宁德时代高调入场!换电模式站上“风口”,激烈“厮杀”谁能笑到最后?

收藏 | 最新最全11家电力央企领导班子档案:谁是明日之星?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海装|中国海装召开2022年第一轮巡察工作动员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