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管理提升年】叮!这里有工地“金点子”,等你来围观⑧

2022-04-14 19:12:28浏览:1655 来源:中铁二十二局集团   
核心摘要:【项目管理提升年】叮!这里有工地“金点子”,等你来围观⑧

科技创新要以服务生产经营为目标。
我们的一线职工,
在生产中创新,
让创新反哺生产,
小小创新可能带来大大改变。

他们是工程师,
是创新者,
是企业小小发明家。
今天,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
来自我们企业的发明家和他们的“金点子”,
也许,你在工作中也能用的上,
围观以后,敬请带走!



物料提升机“安全眼”的技术创新




创新价值:物料提升机“安全眼”的技术创新不仅保障了使用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提高了物料提升机的安全性能,优化了设备的使用价值,在房建领域的“多层和小高层”施工中,可完全替代施工电梯,有效降低了设备租赁成本。二公司焦作马村安置房项目共有17栋单体建筑,使用该创新技术后仅此一项,每月节约成本约17万元。

创意来源房建工程施工中,物料提升机不得载人。操作人员多是在平地使用肉眼进行观察,当视野受限时,既无法保障施工材料投送至指定楼层,也容易发生出料门与脚手架碰撞,而引发架体变形所产生的安全事故。

优化方式:通过在物料提升机上装载同步可视对讲监控系统解决该问题。但经试验,采用无线连接方式造价高、信号及供电不稳定,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而有线连接只需解决“线路易断、怕磨、漏电”问题,则更利于现场的实际操作。“小小创新发明家”用“铁链代替电线”解决了“易断”,再用“绝缘胶布一体化缠绕” 处理了“耐磨”,最后用“12V弱电”搞定了“电击”问题。

解决问题:一是解决了操作人员无法准确的将物料提升机停到指定楼层的问题;二是避免了设备出料门未关闭,强行升降导致防护架体受到冲撞的问题;三是杜绝了物料提升机载人现象;四是加强了物料提升机的使用效率,可以更快速的保证材料运输。


本次小创新的发明家是孟繁宇原焦作马村安置房项目安质部部长,现为二公司安全监督部助勤人员,工程师




高压抑尘消防雾炮



创新价值:本次“创新”使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和消防安全得到了保障,现场施工不会再因为扬尘问题被处罚和停工,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创意来源:施工现场土方开挖、临时存土场土方倒运作业时,由于洒水车洒水不及时,洒水范围有限导致大量扬尘出现,在政府日常巡查中多次受到警告和处罚。且本项目属于线性工程,物资材料存储量大,尤其是隧道使用的防水涂料、防水板、土工布等材料集中存储存在消防隐患。在发生火灾时灭火器灭火范围和效能有限。
优化方式:创新小组结合项目实际,充分回收深基坑、疏干降水井收集的水源,创新性利用高射旋转水枪、围挡喷淋、雾炮相结合的方式分解淡化空气中的颗粒浓度、将飘浮在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尘埃等迅速逼降地面,24小时运转,手机APP自动控制,定时不间断喷洒,实现了天朗气清、彩虹频现的美好景象。
解决问题:一是洒水喷枪、喷头洒水雨雾均匀并自动旋转,角度可调,合理布置避免盲区出现,防尘、抑尘效果显著;二是在物资材料存放重要位置设置此措施可以保证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灭火,防止火势蔓延,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三是配套储水箱、自动泄水阀、保温伴热,阀门保温箱等,维护简便,冬季也可正常使用。

以上小创新的发明家是来自四公司的创新小组,他们分别是
冯建州,高级工程师,现为四公司副总经理兼京安项目经理
佟峰,高级工程师,现为京安项目部常务副经理
王修华,助理工程师,现为京安项目部安全总监
梁鹏,工程师,现为京安项目部安质部部长




全自动洗车棚




创新价值:采用进口红外感应控制,全自动运行、冲洗彻底、时间短,不仅解决了市场上采购的洗轮机对大型运输车辆清洗不彻底,还大大节省了冲洗时间,节省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车辆不带泥上路,极大地减少了对城市道路的污染及市容市貌影响。
创意来源:从市场上采购的洗轮机冲洗速度慢、冲洗效果差,成本高,适用性差,需要专人每天进行维护。
优化方式:根据施工现场常用施工车辆对洗车棚进行了优化升级,从水柱高度、密度、压力及设备长度四方面进行改进,同时在入口处设置红外线遥感系统,车辆进入洗车区时高压清洗系统自动开启,进行360度无死角清洗,确保车辆清洗彻底之后上路。
解决问题:解决了车辆停留时间长拥堵、冲洗不到位、需要专人每天进行维护的问题。

以上小创新的发明家是来自四公司的创新小组,他们分别是
冯建州,高级工程师,现为四公司副总经理兼京安项目经理
佟峰,高级工程师,现为京安项目部常务副经理
王修华,助理工程师,现为京安项目部安全总监
梁鹏,工程师,现为京安项目部安质部部长







接触网“限界尺”的技术创新




创新价值:限界尺的改造,提高了施工测量精度及保障了人身安全,降低了专业管理技术人工成本,且其专利能在企业内各个电气化项目广泛使用。创造了在行业内打造优质电气化工程项目的价值。
创意来源: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施工中,组立支柱或校验限界数据时,需要人工上道进行测量(两人配合测量),以便确定支柱的限界是否在标准内,但是在测量中,因上道测量中的其中一人要站到轨道边,对尺子进行固定及检验数值,所以,上道测量的人员的安全存在隐患,既危及到测量人员上道测量时的安全,同时也危及到列车的行车安全(天窗点外)。在测量过程中其精度也不能给予保证,测量时因为角度的问题会造成支柱限界的不准确或者不符合标准,为后期工作造成了质量安全隐患。
优化方式:在既有钢卷尺的基础上改造出新型的“限界尺”,该限界尺的起始刻度为720毫米,终止刻度为6000毫米,头端拥有50毫米长的铝合金舌头,带有磁性,可直径吸附在钢轨上,本体处拥有一处“管水准器”用于在测量时校准水平。
解决问题:一是解决了现场钢卷尺限界传统测量方法的不精确性、不安全性;二是保证了在施工及测量过程中,新型限界尺的使用能够准确有效的测量出支柱的限界(±1.5毫米),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及施工质量;三是携带使用方便、保证了测量过程中人身安全及行车安全;四是只需单人在支柱侧测量操作即可、减少了人员的投入成本,保障了人身安全。

这项小创新的发明家是李发,现为电气化公司叶柏寿至赤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部工程部部员。




“G型垫片”的技术创新




创新价值:本次“创新”不仅保证了既有线施工的设备安全及行车安全,又提高了施工效率,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材料成本,间接节约了施工成本。
创意来源:京通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包含12座既有老旧隧道新建电气化工程,目前常用的方形垫片在隧道施工中极易脱落,无法保证接触网设备安全及既有线行车安全。
优化方式:为了能够保留普通垫片的基本功能,又能解决隧道施工中垫片容易脱落的问题,经过摸索发现可以在普通方形垫片上进行“开槽”处理,多次试验后发现“G型”槽道最为方便安装,又不容易脱落。
解决问题:一是解决了垫片在安装过程中容易脱落,影响施工效率,以及垫片在高空脱落后容易丢失,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二是避免了设备安装后垫片脱落造成的设备故障及既有线行车事故。

这项小创新的发明家是杨元贞,现任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京通项目部分部经理。





超大深基坑,精准吊装,和“盲区”说再见




创新价值:本次技术创新优化了物料吊放的准确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起重设备在盲区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创意来源: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存在塔吊和汽车吊协调配合吊装作业,珠三角城际铁路广佛环线太和车站基坑宽达72.9米,长达262米,基坑深度18-28米,属深大基坑,作业点较多,起重吊装作业量巨大,施工过程中发现起重吊装材料落点不准确、没有统一定位标准,存在信号司索工盲目指挥、塔吊司机盲区作业、基坑上下指挥人员对落点位置不明确等问题,作业效率低而且增加起重吊装作业施工风险。
优化方式:建立“深基坑吊装分区标识”。通过在车站混凝土支撑梁上安装横纵相交轴线牌进行精确定位,便于塔吊起重吊装作业准确落点,使起重吊装更加安全。该举措,通过用轴线相交定位落点使塔吊司机和信号工可以紧密配合,精准吊装,提高了吊装作业效率,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起重伤害事故”。
解决问题:一是解决了塔吊司机无法准确辨认吊装区域;二是通过标识定位解决了吊装盲区指挥配合问题;三是提高了吊装准确度和设备使用效率;四是降低了起重吊装风险。

这项小创新的发明家是马彦驰,现为轨道公司广佛环线项目常务副经理,高级工程师。



策划:段继新
素材来源:二公司、四公司、电气化公司、轨道公司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赵红鹰到在京地铁项目进行“四不两直”检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