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207国道改建项目汉江特大桥首节钢围堰成功下放
3月29日,由承建的襄阳207国道改建项目关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汉江特大桥首节双壁钢围堰成功下放入水。
该桥位于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全长4454米,主桥长660米,“H”型主塔高201米,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跨径无辅助墩组合梁独塔斜拉桥。
大桥主墩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上游和下游各分布1个钢围堰,单个钢围堰长31.9米、宽31.9米、高22米。此次下放的上游首节钢围堰长31.9米、宽31.9米、高6.7米,重约237吨,通过预先在钢筋加工厂加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运输至主墩施工平台进行拼装,并在围堰导向及下放装置辅助下,利用6台100吨千斤顶同步下放至壁体自浮。
为确保这个“庞然大物”顺利下放,项目团队在人员组织、设备投入、技术攻关、过程管控等方面下功夫,多次组织现场勘查,反复研讨技术方案,确保了现场施工的科学合理,并最终实现首节钢围堰成功下放。
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襄阳市内交通与过境交通相互干扰问题,提升国道通行能力和路网整体运营效率,增强襄阳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推动襄宜南一体化发展。(罗运 李帅)
万家湖成功入选武汉市“美丽湖河”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当天,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与水务局联合发布2022年武汉市15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由承建治理的万家湖成功入选。
万家湖,位于沌口地区东南部,江城大道和沌阳大道交会的三角地带,与长江仅一堤之隔,湖面面积1.4平方公里。
曾经的万家湖沙鸥翔集,鱼翔浅底。但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口和企业的增加,污染也随之而来。湖面被居民划分为一个个小格子养鱼,近一半水域干涸。同时,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污混流,导致水体黑臭,周围居民避之不及。
2018年10月,作为武汉消除黑臭水体项目、四水共治重点项目,武汉经开区启动万家湖综合整治工程,承建治理的万家湖迎来“重生”之旅。据悉,万家湖综合整治工程分为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建设三个阶段实施。
为了让水体具有生态修复功能,并能保持生态平衡,建设人员在截污、清淤等工作完成后,又在湖底七成区域种植了水草,营造“水下森林”。投放了3.5万公斤河蚌、田螺、河虾等作为底栖生物,还投放了鲫鱼、鲶鱼、鱤鱼、黄颡鱼等10种鱼苗7万多尾,重塑了湖泊的生态系统。经过参建人员两年多的不懈努力,2020年万家湖水质已上升为Ⅳ类。
除了修复水体生态,万家湖公园湖岸还投入1.6亿元建设了沿湖绿道、文化广场、休闲驿站等不少方便居民休闲健身和娱乐的设施。
如今,从万家湖中路入口处进入,只见湖水浩渺,水质清澈,不时有野鸭嬉戏,珍稀鸟类聚集。近岸水中种植有沉水植物苦草、眼子菜、金鱼藻等水草,湖畔种有芦苇、再力花等水生植物。岸边,也配套建起了万家湖主题公园,8.1公里环湖绿道曲折向前延伸,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经整改治理后的万家湖,已经开始造福万家百姓。(宋美玲 张永良 李正东)
2022
来源:五分公司 六分公司
编辑:柯祥虎
行者无疆,百年二航
微信
抖音
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