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3月8日21时45分许,兰州铁路局红会支线吴家川至靖远西区间(单线)K60+807m处,一辆自卸式卡车下穿铁路桥梁时车厢撞击桥梁梁底,造成桥梁偏位倾斜,致使驶来的货物列车脱轨,货车司机被困。事故影响到长征至兰州西、白银西至长征往返旅客列车的运行。中铁大桥局中兰客专(甘肃段)2标项目部闻令而动,立即组织了抢险队,赶赴现场救援。
▍项目集结救援队伍,奔赴事故现场,部署救援任务。
急救援,送伤者
到场后,按抢险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抢险队首先参加了救援通道的修筑工作。
从公路到河道底的救援通道很陡,坡度有70度左右,还有一个两米多高的土台。为了以最快速度转运伤员,工程部部长朱烜带领大家用铁锹将土台修成了一个五六米长的缓坡并修整出阶梯。阶梯修好后大家重新整理了从路面到河道底的安全绳,然后进入救援待命状态。由于火车车头重量大,硬度高,救援难度很大。
救出来了!在焦急的等待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拉住、拉紧安全绳!”
技术员杜小山与其他同志一起,死死地拉住绳子。消防员一手抬着担架一手抓着安全绳,快速向上攀爬,前面的半蹲着手提担架,后面的则半举着,使担架尽量保持平衡。经过全体救援人员的努力,9日11时30分,被困人员全部被救出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抬枕木,清场地
“都集合一下,又有新任务了!”项目总工张雄传达抢险救援领导小组的最新工作安排:一是马上将枕木抬到河道中,协助专业的起吊人员将车头吊起来;二是等被损坏的梁吊下来以后,进行支座垫石的修复并安装支座。
第一项任务完成后,大家就地休息,养精蓄锐。张雄和安全总监葛真金趁着休息时间一起盘算着晚上工作中所需物资、小型设备,并叮嘱大家安全注意事项。简单休整后抢险队员立刻各就各位。
此时,项目部办公室主任雷德强送来了午饭,可大家却不约而同地走向枕木跺。
平时看似弱不禁风的技术员黄仪、杨威,毫不含糊,他们两人一组,小心翼翼地抬着一百来斤的枕木,“一二、一二......”他们嘴里喊着号子,迈着螃蟹步向前搬运。
兄弟单位也有人员加入其中。没多时,此项工作就顺利完成。
大家简单地洗了洗手,就端起盒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也不顾及吃相,以及放凉了的饭菜是否符合口味。
忙换梁,快修复
“王永斌、杜小山,备用梁运到现场了,你们两个去量一下梁的尺寸、支座尺寸,好与现场比对,定方案。”两名技术员接到任务后,拿上卷尺和记录本,一路小跑至运梁车处,动作娴熟地爬上运梁车,认真丈量起来。
“这个高度好像不对啊。”量了高度后王永斌疑惑地说,“这好像比损坏的梁高了5厘米。”
“再量一次,记录下来,回去再比对。”杜小山说。
两人很快将数据带回。经过比对,发现是测量部位不同所导致,备用梁高度没问题,大家松了一口气。
“今天,这有点像2020年,我们在武汉抢建汉口北方舱医院的感觉。”物资部长王发平说,“那次也是书记带着我们几个在武汉休假的人去的,每天不间断工作15小时以上。”
“今天能顶住吧?”书记问。
“没问题!”大家信心满满,“如果没有意外,我们的任务一晚上就能完成。”
晚餐后,大家列队,公司副总经理聂井华做决战前最后动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快速完成任务,打赢抢险攻坚战。
桥上灯火通明,抢险人员在争分夺秒地清理着撞损梁面上物品,为把它吊开,做着最后准备。
集合,上桥,整修
叮叮叮······20点30分,雷德强手机铃声响起,是兰州永登县G312线傅苦公路5标项目书记程军明打来的,要具体位置,他带领技术员李德祥、安全员田和雄等5人前来支援,快到了。
又有生力军加入,大家都很兴奋。
23点40分许,被撞坏的π型梁被260吨的吊机缓缓吊起,徐徐移开,慢慢落在指定的安全处。
“集合!准备上桥!”张雄做最后安排,“葛总监、王永斌小组的负责一个桥墩,朱烜和我一组的负责一个桥墩。作业时高书记、程书记各负责一个桥墩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秩序。出发!”
“安全带戴好!先布设好安全绳再下桥墩。”来到桥上葛真金提着要求,检查安全绳捆绑的是否牢固,并再三叮嘱,不能有丝毫马虎。
工人师傅到桥墩上用铁锹铲除掉落在上面的道砟和废弃物。朱烜、王永斌下到墩顶检查垫石损坏情况以及复核支座尺寸。
垫石整体完好,新支座尺寸与老支座尺寸不符,要重新钻孔!得到信息后,工人们立即抬取芯机到桥上。
另一侧的梁出现位移,有45厘米左右。朱烜发现了新问题,立即上报张雄。
张雄不敢怠慢,上报到抢险救援领导小组,商议定夺。
工人们清理完墩顶面杂物后,用气割将损坏的支座割掉。技术人员按新支座锚栓的尺寸定出精确位置,现场工人按标定的位置和所需深度进行钻孔,然后打磨垫石。机具与混凝土的摩擦声滋滋作响,使人忘却了瞌睡和寒冷。
锚栓钻孔以及垫石整修完成后,技术员立即做验收,达到规范要求,随即通知安装支座,并对锚栓孔进行灌浆,对垫石进行局部修补。每一个环节紧密衔接,没有任何脱节。
10日凌晨5时许,支座安装到位,且符合规范要求,可以架梁。但是,由于旁边的梁位移较大,要将其调整到位后才能做后续工作。领导小组鉴于梁体较重,考虑到安全问题,决定天亮后再开始调整。
大家收拾好各自工具,下桥。有的挤到车上休息;有的点根烟,抽上两口解解乏;有的用手接点纯净水在脸上拍拍,再用纸巾擦擦脸······
来支援的G312项目人员则马不停蹄地返回,连口热水都没喝上。
天亮后,两台180吨吊机提起偏位的梁,进行调整。起吊后,检查发现梁的一端支座已经破坏。经过抢险领导小组讨论决定用钢榫代替支座并加固。
得到指令后,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经过努力,10点20分,偏移的梁体精准就位,然后架设备用梁。看着备用梁平稳地落到支座上,大家身体上的疲惫荡然无存。
10日15时30分,备用梁精调完成!所有数据满足规范要求!
监制 | 舒智明
审核 | 祁曙光
编辑 | 王小梅 熊旭辉 何敏
来源 | 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