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二公局|黄河第一拱 世界第一吊

2022-03-09 15:26:30浏览:1365 来源:中交二公局   
核心摘要:黄河第一拱 世界第一吊



编者按

2022年是“高质量发展落实年”,聚焦企业战略目标,落实工作会精神,围绕重点工作,局微信开设“高质量发展落实年”专栏,聚焦基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宣传报道先进事迹,分享推广典型经验,探讨交流认识体会,为二公局在中交集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当好排头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有幸能参与到齐鲁黄河大桥建设中,是我最为自豪的事情。” 项目总工程师崔学涛,驻守黄河之畔三年之久,看着节目画面颇有感触。虽距420米主拱合龙已经过去3个多月,但那些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如滔滔黄河水般涌来,波涛起伏。


齐鲁黄河大桥为黄河上首座下承式网状系杆拱桥,拱肋吊装自然是大桥建设的关键,而拱肋合龙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2021年3月15日上午,虽然天空飘着小雨,但是大桥施工现场却热火朝天。现场指挥人员密切关注着黄河之上的“弯月形”拱肋。这个拱肋跨度300米,它的提升工作是整个齐鲁黄河大桥主桥工程最关键的节点,是技术难度最高、施工风险最大的工序。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紧绷神经,不允许自己出现一丝差错。


“这是在黄河上首次采用提升合龙技术,也是世界桥梁史上首次采用不单独设置合龙段进行拱肋提升合龙作业,更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径的下承式网状系杆拱桥主跨合龙完成,是名副其实的‘黄河第一拱、世界第一吊’。”项目经理霍凯荣介绍道。此时,历时三年建设的大桥,主拱已完成基本的架设,正在等待最后的合龙。全桥总共布置18个临时墩,上面设置了272个桥体变形监测点,用于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各个临时墩的在线应力,确保合龙过程的绝对安全稳定。


入夜,安全组汇报了实时风速和温度,“风速三级,温度8℃”。这是最佳的主拱提升时机,恒定的温度对钢结构拱肋的变形影响最小。各岗人员严阵以待,霍凯荣一声令下:“济南齐鲁黄河大桥300米卧拱提升开始。”6800吨,420米的大桥主拱相当于220架波音737飞机的重量,通过16个巨型液压提升装置开始稳步提升。一小时、两小时……历时20个小时,主拱终于成功合龙。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这个庞然大物以绝对平衡的姿态屹立在黄河之上。

崔学涛望着头顶的庞然大物,悬着的心依然无法放下。420米主拱提升完成后,依然需要将280米的边拱分体拼接。作为黄河之上的“超级工程”,拱肋架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跨黄河施工“有水不能行船,无水不能行车”的地理条件限制以及风速大、温差大且气温变化快的施工难题。


为克服超重构件吊装、拱肋节段安装精度控制等重大难题,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120吨大规模龙门吊进行超高拱肋节段架设作业,其中最大吊装拱肋节段重量99.3吨,最大吊装高度46米。同时,项目引入龙门吊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运行状态,确保施工安全,自主研发设计的自动化姿态调整吊具+三向千斤顶精调系统,能够实现拱肋节段位置毫米级的误差控制。


大跨度拱桥的受力也是一大难题。“我们中国古代建设的石拱桥,采用的是上承式的结构,桥面在拱顶之上,而齐鲁黄河大桥是下承式,整个桥面是在拱的下面。全桥钢箱梁重达3.8万吨,还有桥面以及通行车辆的重量,都要通过吊索传递到拱上,崔学涛对着镜头解释道。


为此项目在桥梁建设领域首次研发应用400Mpa的超高应力幅钢绞线拉索。要知道,世界上索力最强的贵州“天眼”天文望远镜的索力就500Mpa。但“天眼”是不动的,而齐鲁黄河大桥不仅钢箱梁宽度达到60.7米(创同类桥梁世界之最),而且为双向八车道,中间预留轨道交通,采用公轨同层的布置方式。中间行走的轻轨对桥梁的振动疲劳大幅度增强,项目研发应用的钢绞线可满足高达两百万次的疲劳震动要求,吊索强度创造世界桥梁建设之最。

 

大桥总共安装了200根吊索,最长的那根吊索长达70.272米,大约与四川乐山大佛高度相同,重量也达到5.27吨。要将这么长的吊索安装在拱顶是非常困难的,需要进行准确的角度和受力计算,通过龙门吊与大型起重吊车的规范准确操作,保证安装和张拉精度,并保持整体平衡。


齐鲁黄河大桥是济南市在建“三桥一隧”过河通道布局的重要通道,周边产业结构类型丰富,诸如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西城商务中心、西沙新城以及以时代总部基地为首的药山工业园等星罗棋布。但该区域目前仅有一座桥梁,因此对齐鲁黄河大桥这条崭新的运输大动脉需求十分迫切。大桥通车后将解决黄河两岸数十万百姓的过河出行问题,实现“2分钟过河,15分钟内到达城区”,并推动产业向北辐射,接通309国道,连接齐河、禹城等卫星城市,进一步加快济齐一体化发展。

大桥合龙已经圆满完成,黄河上将迎来一座令世界惊叹的大国工程。摄影师举起相机,为崔学涛和他为之奋斗了3年多的超级工程留下纪念。看着照片上朝阳初升、黄河远来、大桥如虹,大家都纷纷点赞,崔学涛心里却颇有遗憾,因为照片取景范围太大,现场那副“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的标语却几乎看不见了,那是在他心中份量最重的“宝贝”。


供稿丨五公司党委工作部(企业文化部) 审核|曹小荣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二公局|超39亿元!局中标多个市政项目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