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获取难度大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风电行业一直在积极探索集约、节约用地技术。由青岛华斯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中天斯壮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节地技术”就是风电节地技术研发的一项重要突破。近日,自然资源部编制并发布了《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三批)》,该技术入选“新能源环保产业节地技术”案例。
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架技术采用四点式承重分布,与传统风机基础相比,节地优势明显。该结构底部采用四个小型基础,一台风电机组(2-5MW)实际占地只有6平方米。并且将传统箱变位置由地面改为放置于塔架平台,节约了风电箱变用地。同时,底部架空不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适合农田内部应用,也适用于跨河道、跨水塘、跨道路建设,底部通行不受阻碍。在山地等不平整地面,独立基础可分开浇筑而不必要平整山头,尤其适合分散式和集中式风场,运输及吊装更灵活。160米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样塔已于2020年9月在山东省菏泽鄄城县实现并网发电;2021年承建了胶州洋河、铺集和里岔三个乡镇三个分散式风场,共计19座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架机组,高度为160/170米,主机为3.6/4.5MW,已陆续投运。
预应力构架式风电塔塔身采用全钢结构,全塔身或塔身底部设计为构架,塔身结构分为构架式塔架和锥台形塔筒两部分,成本低,效益高。比同高度传统风塔综合成本直接降低10%-30%,并增加发电量3%-8%。
目前,山东省菏泽和青岛地区的预应力构架式风电塔,主要采用了租赁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方式,与村集体签署合同,租期5年-20年不等;或者利用未利用地的方式,办理了征收手续,不涉及占用耕地。
风电用地问题也是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关注的课题之一,2021年分会牵头立项《我国风电用地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项目,组织开展了风电用地情况调研及政策建议研究工作,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风电用地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研究,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加快破解风电大规模开发土地"卡脖子"问题。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后续的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来源:CWEEA
实时掌握行业资讯 共同把脉
联系我们微信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实时发布最新的公告通知、行业信息、 等重要资讯,为业内人士搭建掌握行业动态的重要平台。
电话:010-68596009
邮箱:fncy@cweea.com.cn官网:www.cwee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