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以前一台“小8吨”,比现在徐工80吨牛气多了

据吊友老师傅回忆,当年七八十年代要是能有一台“小吊车”(相当于小8吨的样子),比现在拥有一台徐工新款80吨牛气多了。据说,那时的开吊车的师傅都是金宝贝,很受尊重,早上人还没起床东家就来接,中午晚上至少六个菜,好烟加好酒,都是现金结账。
小时候马路上也偶有看到吊车,但是那时候的吊车与现在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伸缩臂,没有油压筒,就是一个解放车上面架着一个带拐的镂空大铁臂,包括起重臂的都是由钢索运动来完成。

印象很深的是助锄(就是放开支撑车使车在起重的时候更稳定的那四个东西)不是现在这样自动的,而是手动放下,用一个摇把子很劲摇来完成,还有就是旋转那个地底的那个装置,工字钢里套了四组小轮,具体不知道怎么形容(见下方图片)。这种车现在鲜有再见了,想看只能在网上找找稀有的图片,或者买个模型来回味。
物以稀为贵,那个时代让人羡慕。如今,市场上吊车已经饱和,车子不值钱了;干吊装的人也多了且良莠不齐,人也不受尊重了。总而言之,看着哪些退役的吊车以及那些老一辈的吊装人,心中不免感慨万千:我们正处于中国吊装的最好时代,便宜又好用的吊车可以随便挑;我们又处于中国吊装人的最坏时代,市场车多人多恶性竞争层出不穷吊友们焦虑不已……







// 吊友 或提供素材//
//一经采用将有红包奖励噢//
◆5节臂、6节臂、7节臂,同吨位三剑齐发,三一告诉你研发有多发狠!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