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风能产业|央视聚焦:国内首款深远海浮式风电机组 逐鹿深远海

2022-01-05 22:06:41浏览:581 来源:风能产业   
核心摘要:央视聚焦:国内首款深远海浮式风电机组 逐鹿深远海


1月4日,晚八点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经济半小时》栏目

推出专题报道

《海上风电迎战平价时代》

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机组

——中国海装“扶摇号”

强势霸屏

下面请看细报道~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经过10余年发展,我国海上风电从潮间带走向近海,现在正由近海走向深远海。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深海风资源总量约10亿千瓦,相当于近海风资源的2倍,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深海域海上风电技术势在必行。

作为国内海上风电先行者和风电装备行业的“国家队”,中国海装早在多年前就启动了迈向深远海的相关布局。2019年,中国海装申报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项目获得工信部立项,并获批投资15960万元,这是工信部重大专项历年支持项目中金额最大的风电装备研发项目。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19年海上风能展望》报告中指出,浮式风机可能会改变未来海上风电市场。目前,欧洲各国、美国及日本都在大力推进浮式风电设备发展,浮式风电前景广阔。

中国海装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研究院院长张凯在采访中表示,“目前的海上风电机组通常是采用固定桩的形式,固定在近海的海床上。面向深远海,由于这种方式的施工难度大,以及成本问题,应该说不太适用,漂浮式风电应该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开发深远海风资源,成本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张凯告诉记者,浮式风电技术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早期样机阶段,成本较高,每千瓦约3到5万元。但是随着设计的改进、新材料的运用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再加上批量建设的规模效应,有望降至与固定风电技术持平。

张凯表示,预计在2025年,可达到相对有竞争力的成本水平,约2万元/千瓦,预计在2030年前后成本降低到与固定式海上相当的水平,达到1~1.5万元/千瓦。目前,中国“扶摇号”浮式风电机组浮体部分、机组部分均已成功下线,整体机组将于今年年初完成示范应用。

“十四五”时期,我国风电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之上,中国海装直面挑战与机遇,以“创新引领,海陆并举、向海图强”为战略思路,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30·60”双碳国家战略。

来源:中国海装品牌官


实时掌握行业资讯
共同把脉
联系我们微信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实时发布最新的公告通知、行业信息、 等重要资讯,为业内人士搭建掌握行业动态的重要平台。


电话:010-68596009

邮箱:fncy@cweea.com.cn
官网:www.cweea.com.cn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三航桂山风电之家|海南文昌铺前中心渔港项目部召开工程施工交底会与进场人员安全环保文明教育交底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