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9点,在年终岁末的四季度劳动竞赛大干热潮中,历经16个小时的奋战,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入指定区域,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南中高速项目洪奇门特大桥18号主塔下横梁全部浇筑完成。
洪奇门特大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大桥全长1126米,主跨520米,采用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结构,跨越货运繁忙的洪奇沥水道,兼顾3000吨级海轮通航需求,是南中高速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桥塔采用钻石形,形似木棉花开,东塔高178.5米,西塔高176米,考虑结构受力和景观效果要求,塔柱采用八角形截面。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呈扇形索面布置,每扇面由16对斜拉索组成。
洪奇门特大桥19号主塔下横梁已于11月1日浇筑完成,本次18号主塔下横梁浇筑完成意味着洪奇门特大桥正式进入中塔柱施工阶段。
文 图:陈 欣 杨康富
南中高速公路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互联互通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和跨珠江通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深中通道无缝对接,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广州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地位,对建设一流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实现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重大意义。
编 辑:孙润泽
此次浇筑的18号主塔下横梁为矩形截面,根部高度8.5米,宽8米,跨中高度6米,宽8米,内腔高4米,宽6米。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共设置76束15-22钢绞线,通过预应力钢绞线的回缩力进行张拉,使混凝土在荷载前起到预先受力的作用,防止或延迟裂缝的出现,增强结构的刚度。浇筑通过天泵从地面将混凝土输送到下横梁指定位置,浇筑方量共计953方。
洪奇门特大桥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下横梁采用贝雷梁支架现浇施工,分2层浇筑完成。桥塔施工过程中,运用BIM技术模拟施工,钢筋安装采用卡槽齿板定位,确保钢筋一次合格率达到95%以上;采用智能温控系统,保证入模温度始终低于28摄氏度,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质量要求;采用大倾角塔柱模板内支撑工法,确保桥塔设计线形尺寸;下横梁支架采用双重异型贝雷梁支撑,满足下横梁施工1649吨的施工荷载要求,确保混凝土顺利浇筑;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梳编穿束,智能张拉压浆。
审 核:叶梦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