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大桥局九公司|职工文苑 | 勿忘国殇 吾辈自强

2021-12-20 19:44:23浏览:260 来源:中铁大桥局九公司   
核心摘要:职工文苑 | 勿忘国殇 吾辈自强

清晨的天不像往日般清澈澄净,仿若蒙上了一层暗灰色的帷幕,显得沉闷压抑,似在缅怀84年前的今天所发生过的悲剧。昨日凌晨时分,睡眼朦胧之际,像是想起什么一般翻了翻手机,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早已刷满了这个惨痛悲愤,而又让国人难以忘怀的事件——12·13南京大屠杀,顿时乎彻夜难眠,辗转反侧间不禁暗自思忖:生于和平年代,我辈当由衷欣喜,然过往之悲、历史之痛却当勉励自强。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后,即刻对我同胞开始了长达6周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且惨绝人寰的迫害,88万册珍贵文献惨遭掠夺,无数家庭支离破碎,30多万人惨遭杀戮,血染长空、哀嚎遍野。短短一个月,南京从繁华跌落到人间地狱。经统计,南京沦陷的1个多月里,平均每隔12秒就有一名同胞惨遭日军屠戮,每隔60秒就有一名女性惨遭暴行,这是何等残暴蛮横的法西斯行为!
“历史定格,警钟长鸣”。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正式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2014年12月13日,在国家首次公祭日这天,一尊沉绵厚重的公祭鼎设立在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之下,鼎上恢弘霸气地镌刻了36句正楷铭文,意在昭告天下侵华日军曾经的残暴行径,更在警诫中华儿女:国之殇,莫敢忘;国之痛,莫能忘!其中最让我动怀的便是这句“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一个民族最怕的不是遭受压迫,而是在时间的洗刷下逐渐淡忘屈辱。这样没有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民族注定是长久不了,注定是要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国家和人民都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用行动证明了铮铮华夏儿女是如何铭记历史的。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作为有着五千年丰厚文化底蕴的东方民族,我们勠力同心、众志成城,首要做的便是“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是“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是“乙酉既捷,家国维新”,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立足于爱国统一战线,用文明浸染的锋芒利刃驱逐入侵者,用兼爱非攻的理念来“永矢弗谖,祈愿和平”,这一路以来,我们坚持做着的并将长久做的,是“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断不能忘,国耻断不能忘。立足于这一点,“以史为鉴”——将历史教训常伴己身,用历史这把校尺规正脚下的路,“可知兴替”——民族当旺,国当兴!
“仇恨不能被延续,历史永远被铭记”。我深思,我们是在延续那段惨痛岁月的血腥味、屠杀同胞的仇恨感吗?不,不是的,倘若用与残暴者相同的手段去对待残暴者,这与残暴者本身又有何异呢?仇恨不应被延续,苦难也不该被复制。
我们铭记的是这场惨痛历史下的经验教训,是当敌寇侵犯祖国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危时应当毫不留情奋起反击的勇气;是面对外敌侵犯时举全国人民及国外同僚齐心协力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爱国统一战线;是“落后就要挨打”、“科技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强国就要强军”等千锤百炼的硬道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时刻提炼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激励千千万万代炎黄子孙勤勉奋进、自强不息。
幸哉,今之华夏,以强国之姿屹立于世界之林,断非小国倭寇可侵。国家之强盛、民族之腾飞、人民之幸福,绝非机缘偶然,勠力同心数十载,在党及国家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及全国人民以史自省、以史自校、以史鉴今,以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改革发展之动力,向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勇敢探索,克服万难,方能有如今太平盛世之景。是以证公祭鼎上铿锵之句读:“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文 字:周志鹏

编 辑:孙润泽

审 核:叶梦呓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大桥局九公司|国家公祭日 | 历史的今天,永不能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