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
凌晨五点,夜色尚未褪去,作业船在海上施工现场轰鸣。“飞哥,资料格式怎么改呀?”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此时飞哥正在百米高空的机舱里聚精会神地工作。
飞哥,原名胡俊飞,大学一毕业便来到了分公司启东海上风电项目部。从施工技术员到驻场,再到质量员,他就像工程上的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他他就会拧在哪,两年的磨砺与蜕变,这位云南小伙发生了由外到内的变化:头发越来越稀疏,工程心却越来越坚定。
“兄弟们,过年的物资到了。”作业船上的老王一回头,正看到站在交通船上吆喝着的胡俊飞。“过年不回家呀?小胡,上来吃点东西。”“不了,还有三艘船的物资等着我送呢。”胡俊飞往作业船上搬着物资回应道。九点,夜已经深了。四艘作业船的物资全部到位,作业船上胡俊飞长舒一口气,心里的担子也轻了不少。晚上简单吃过晚餐,胡俊飞又加入了风机安装面的工作。
“不行,坚决不行,1毫米都不能差。”验收现场,胡俊飞严肃地说道。钢管桩验收过程中,胡俊飞时时刻刻紧盯仪器数据,一丝一毫都不会放过,焊缝哪怕是高出1厘米也逃不过胡俊飞那敏锐的双眼,验收过程中油漆的厚度、焊缝的高度、电缆孔的大小等每一项内容他总是仔细测量观察,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差错。
这次监检一如既往的严格,其他部员已经出海,只剩胡俊飞独挑大梁,四个专家,各种疑难问题,胡俊飞像长出了三头六臂,晚上修改专家指出的错误,白天应对专家各种问题。凌晨一点,打印机不断地吐出一沓沓监检需要的资料,资料室里胡俊飞还在噼里啪啦敲着键盘,整改着专家指出的各种问题,整改完所有资料已经将近三点,胡俊飞在回寝室的路上还在思考着明天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
转岗两次,胡俊飞干一行、爱一行,“工作认真,为人踏实,冲劲儿十足”是项目同事对他的普遍评价。
“我是一名工程人,工程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第一时间出现,争做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拧。”面对大家的称赞和夸奖,他又说起了那句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主编:王蕊艳
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