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五年奋战,一朝梦圆!中老铁路通车,媒体高频点赞中铁隧道建设者

2021-12-04 16:11:40浏览:3645 来源:中铁隧道局集团   
核心摘要:五年奋战,一朝梦圆!中老铁路通车,媒体高频点赞中铁隧道建设者


2016年4月

中铁隧道局建设者

走进中老玉磨铁路3标“四隧三桥”


新平隧道、立新隧道

月牙田隧道、田房隧道

法土山双线大桥

扬武双线中桥

立新寨四线特大桥

......


2020年4月完成施工任务后

火速转移阵地

增援中老铁路全线最后一座隧道

——景寨隧道


再到2021年6月

增援现场建设者24小时昼夜不息

三班倒、循环奋战

打通阻碍中老铁路通车是吊车的最后“拦路虎”



吊车的时间里

数以千计是吊车的中铁隧道人

默默坚守、默默奉献

用青春丈量着中老铁路长度


12月3日

在中老两国最高元首的共同见证下

中老铁路正式通车


这条承载两国人民友谊的线路

终由梦想化为现实



连日来

中央和地方媒体

纷纷聚焦这条跨国铁路

高频点赞

中铁隧道局建设者的中老故事



《中国新闻》:中老铁路建设攻克复杂地质构造难题


《朝闻天下》:中老昆万铁路即将开通运营 数万人艰苦付出 攻克多项世界技术难题


《新闻直播间》:中老铁路今天正式开通运营 穿山过邃 跨越中老


《东方时空》:中老铁路今天正式开通运营 穿山跨水 架桥修隧 攻艰克难 中国方案


《正点财经》:中老铁路开通运营 中老铁路建设遇复杂地质条件 施工人员攻坚克难


 

中央电视台对中老铁路建设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聚焦报道。

多频道的众多栏目在讲到中老铁路数万人艰苦付出、攻克多项世界技术难题时,特别指出了中铁隧道局在建设新平隧道时遭遇的重重挑战,为不畏艰难的建设者点赞。

Zhou Kunpeng escribes his tunnel-building experience as a battle against emergencies – landslides, floods and mud bursts.

ZHOU KUNPENG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mpany "Another challenge was the temperature, which could reach as high as 52 degrees Celsius in the tunnel. We would be soaked in sweat after staying inside for 10 minutes. We used ice to cool down and tried to improve ventilation, but some of the workers would still faint."

He says the mission has been a test of both technology and will power.

ZHOU KUNPENG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mpany "It takes just six minutes to pass through this tunnel, but we spent five years building it. And during that period, we've laughed and cried. We were in despair sometimes, but still determined."


内容摘录: 

12月3日,被称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将通车运营。

这条千余公里的钢铁“丝路”,从昆明起始,穿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三个山脉,跨过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四个水系,经过中老边境友谊隧道进入老挝,抵达万象。

这是友谊之路、开放之路、科技之路、绿色之路。

这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投资、服务、金融等多方面合作的纽带, 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的梦想,穿山越谷,创造辉煌。

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泥涌水和软岩大变形风险,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成立了由参建单位领导和专家组成的景寨隧道联合工作组,现场组建了技术攻关、施工组织推进等小组。

最终,中铁隧道局、中交一航局等参建单位全力攻坚,采用帷幕注浆加超前大管棚加固围岩、双层或三层支护以及三台阶预留核心土的施工工艺,安全有序推进工程施工,确保了隧道安全贯通。

新平隧道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崇山峻岭间,下穿磨盘山,隧道全长14.835公里,共穿越6条断层破碎带,因此包括涌水、突泥、涌砂、大变形等不良地质灾害频发。

记者曾于2018年10月探访正在建设中的新平隧道,距地表350多米的隧道内闷热潮湿,洞壁上插满了细管,黄色砂浆从管中涌出,落在地上堆成厚厚一层。当时,记者抓起地上的一团细砂,用手一攥,指缝中便渗出水来,手指一撮,细砂全成了粉末。

“隧道施工怕软不怕硬。”中铁隧道局玉磨铁路项目二分部经理周坤朋告诉记者,“泥砂含水量最高达28%,这么描述觉得太抽象?打个比方,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挖掘隧道,就像在‘水豆腐’里打洞。”

玉磨铁路隧道多数穿越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围岩破碎、地下水丰富,日均涌水3万立方米及以上的隧道就有20多座,同时集高地应力、高地热于一体,建设难度超乎预想。

在新平隧道,施工以来累计发生41次涌突,涌突量6.7万余立方米,417次溜坍,溜坍量5.7万余立方米……“面对软弱地质段的安全风险,创新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中老铁路玉磨段三标中铁隧道局二分部项目经理周坤朋说。

通过科学分析对比,建设者们创造性地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有效控制持续变形的问题。“新工法在玉磨三标全线隧道施工中推广,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中铁隧道局玉磨铁路项目经理李平说。

中老铁路建设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从规划选线、施工管理、运营维护全过程,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绕避琅勃拉邦世界遗产保护区的核心区、万荣岩溶旅游风景区、橄榄坝风景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为野生亚洲象专门设置了迁移通道和防护栅栏;合理优化土方开挖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地面植被的影响,对临时用地进行复垦复用,平整恢复用地近5000亩;综合运用水土保护、弃渣利用、节能环保材料等先进技术手段,全线绿化总面积达307万平方米,建成了绿色环保铁路。

在中铁隧道局、中交一航局等参建单位的齐心协力攻坚之下,施工方采用了“帷幕注浆”和“超前大管棚加固围岩、双层或三层支护”的方法,以及“三台阶预留核心土”等施工工艺,确保了景寨隧道的安全贯通。

......

中老铁路的全线贯通,离不开铁路建设者们日复一日的努力。他们有的带病工作,有的明察秋毫在险情来临之前下达撤离命令,有的最大的愿望是好好拍一张全家福。

他们是中铁隧道局玉磨铁路项目众多中老铁路建设者中的一员,他们用青春丈量着中老铁路铁轨的长度。


“一带一路”

共商共建共享

以中铁隧道局为代表的

中国隧道建设者

用工程照亮梦想

让国家与国家、人民和人民的友谊

源远流长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装备盾构产品首次出口韩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18690507177

    网站客服

    法定工作日

    8:30-17:30

  • 中国吊装网

    微信扫描关注

  •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