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是吊车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是吊车的中老铁路,将为加快建成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中
老
铁
路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向南经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继续向南经琅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市。中老铁路开通后,中国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将结束不通铁路是吊车的历史,老挝也将从只有通达泰国边境的3.5公里铁路,一步跨入动车时代。
中铁十五局集团深度参与中老铁路建设,担负中老铁路国内玉磨段20标施工任务,并独家供应老挝段全线轨枕。
建设过程中,国内段员工面临桥隧比达92%,隧道穿越活动构造、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等难题。老挝段员工则需要克服材料匮乏、高温湿热、语言不通等重重困难。最终,前后历时五年,中铁十五局集团保质保量完成所有施工任务,为一带一路的画卷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昨天,我们分享了国内段的攻坚故事。今天,让我们把视线聚焦老挝,再次回顾他们的建设点滴。
“四部曲”为中老铁路顺利开通喝彩
中老铁路磨万段全线轨枕预制供应任务由中铁十五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独家承担,包含3种型号普枕合计801257根、8种型号岔枕合计259组。
422.4公里的铁路上铺设的每一根轨枕背后,是参建者连续两个春节不曾回国的坚守和500多天的心血。
在老挝,他们奏响“中国速度”凯旋曲,创造建厂奇迹和高产奇迹;奏响“中国质量”走心曲,为中老铁路提供经得起检验的轨枕;奏响“中老友谊”协奏曲,书写浓墨重彩的友谊长卷;奏响“绿色发展”践行曲,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奏响“中国速度”凯旋曲
在中老铁路的轨枕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均严格按照中国标准进行控制,每一根轨枕均经历了钢丝入模、混凝土振捣、蒸汽养护、静载试验等30多道工序。
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拌合、蒸汽养护等关键工序均采用了较高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提质增效。项目部成立QC小组,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孵化出机械分板装置、使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冲击搅拌、单独安装钢模倾翻装置等2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缩短了工序衔接时间,解决了轨枕底边磕损的外观缺陷以及辊道传动减速机频繁故障等问题。
针对每日的产品,各型号随机抽取20根样品,全方位进行产品外形尺寸、外观质量检验,再从检验合格的样品中抽取3根轨枕采用静载试验机分别对6个轨下部位、3个枕中部位进行静载抗裂性能的检验。待所有指标满足质量合格的评判标准后,所代表的的产品方可允许出厂,确保为中老铁路提供100%合格的轨枕。
奏响“中老友谊”协奏曲
奏响“绿色发展”践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