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常州地铁项目:顾金涛 作为地铁施工项目的总工程师,我始终坚信,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地下命脉,其质量不仅关乎工程寿命与运营安全,更直接承载着千万市民的生命福祉。如何以管理之责,筑质量之基,让地铁工程成为经得起检验的“良心工程”,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抓实抓细,严控质量通病
工程项目中质量管控中既有大的质量风险管控,也存在工序的质量通病防治。两者同样重要,质量风险由于关注度高,管控力度大,风险基本可控。整个地铁施工周期的工序繁杂,工序质量管理难度较大。但对于质量通病,项目管理力度明显不足。质量通病管控需要技术人员抓到现场工序的最后一公分,可以说是质量管理的神经末梢。要管好质量通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好质量管控体系,在管理工作运行上下细功夫,抓要点,抓细节,抓人员素质。做到全体系发力,提高质量管控水平。
2、抓实工作,目前质量管理工作要求已经很全面,但是落实执行存在偏差及错位。没有抓实,就起不到应有效果,项目总工作为质量体系负责人要扎根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并积极运用小革新、小发明提高质量通病治理效果。
3、提高协作班组管理要求,明确为班组长质量管控职责,切实提高全体工人质量意识。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人员素质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项目总工是项目建设质量的直接领导者,具体组织者,肩负着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重任。项目经理是管理全面,项目总工就要在管理体系的运行上下细功夫,抓要点,抓细节,抓人员素质。从每个质量管理者的素质抓起,从每个工序的细节抓起,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工程的质量。通过常态化培训、案例复盘、现场观摩等方式,让每一位管理人员都明白:地铁工程的质量,容不得丝毫马虎。比如在盾构掘进施工中,我们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紧盯地质勘察数据,实时调整掘进参数,哪怕是几毫米的偏差,也要及时纠正,所以细功夫是提高全过程质量的关键。
三、健全“制度防线”,让质量管控有章可循
作为项目总工,牵头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面覆盖”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要细化质量责任清单,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班组等各层级的质量职责,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施工、谁担责”的责任追溯机制,确保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道工序。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三检制”“样板引路制”“技术交底制”等核心制度。比如在钢筋绑扎工序中,必须经过班组自检、技术员复检、质量员专检,三层检验全部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新工序施工前,要先做样板,经各方验收合格后再全面推广,通过标准化管理减少质量波动。
地铁工程的质量,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把质量管控贯穿施工全过程,用严格的管理、精准的把控、务实的行动,筑就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地铁丰碑,为公司两轨一城战略添砖加瓦!
来 源 | 常州地铁项目·顾金涛
校 对 | 常州地铁项目·樊增武
责 编 | 陶炯金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