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了不起的地铁|筑梦鹭岛,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厦门地铁3号线机电安装纪实

2025-11-26 22:21:10浏览:153 来源:中铁武汉电气化局   
核心摘要:欢迎关注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精工匠造鹭岛新通途 海风拂过鹭岛,一条贯通城市动脉、连接未来空港的轨道交通新干线——厦门地铁3号线(机场段)正蓄势待发。在轨道上方,整齐排列的接触网如银色琴弦,蜿蜒的环网电缆如城市动脉。这里是厦门地铁3号线机电装修供电工程项目的“主战场”,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团队,用智慧和汗水为这座东海之滨编织着未来的交通脉络。 1精密组织,攻坚克难保进度 万事开头难。2024年6月,项目正式开工,面对厦门盛夏高温、台风多发等挑战,项目经理兰天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施工调查、方案审批、临建施工等前期准备工作。“我们不仅要克服高温多雨的恶劣天气,更要解决交叉施工带来的诸多难题。”兰天在首次项目例会上如是说。他带领团队创新工作模式,将高架段施工时间提前至清晨,既避开高温时段保障人员安全,又为台风季预留充足的应急响应时间。在10.51公里的战线上,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与天气竞速。 “精工匠造、智慧赋能、安全高效、品质卓越”的管理理念,从一开始就深深烙印在每位参建人员心中。项目部构建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三级联动的“职能式”组织架构,下设4个专业化作业班组,实施动态调配,确保各作业面高效协同。通过周计划分解、日进度跟踪模式,项目部不仅按期兑现高架段环网送电、限界检测及冷滑等关键节点,还多次获得了总承包单位通报表扬。 春节期间,万家团圆,项目现场依然灯火通明,14名建设者主动留守岗位,在隧道深处勘探检查。“越是节假日,越要严把质量关。”工班长王师傅说,“虽然不能回家团聚,但为了工程如期完成,值得!” 2智慧赋能,细节之处见真章 项目部将创新理念融入每个施工细节,用“微创新”解决“大难题”。在轨行区,一个个“红色安全帽”成为独特风景——这是项目团队为预埋螺栓特别设计的防护措施,既起到警示作用,又能有效防止人员误伤和设备损坏。项目团队在施工前还会对这数千个预留螺栓进行“全员体检”,建立缺陷台账并及时整改,确保了后续施工零隐患。 在项目部正门口处,一面贴满二维码的“技术交底墙”格外醒目。技术员小刘举着手机扫描:“你看,柔性、刚性悬挂安装规范、电缆头制作教程,连最常见的20种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都有,比翻图纸快多了!”这项创新将工艺标准制作成了图文并茂的电子卡片,让复杂工艺都能在这面“移动百科全书”中找到答案。 同时,项目积极引入BIM技术,对设备安装进行全过程模拟,提前预判207处管线碰撞风险,大大提升了施工精度与效率,有效避免了返工,节约成本近百万元。这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更是工程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3党建引领,凝聚团队奋进力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项目党支部推动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制胜优势。通过打造廉洁文化墙、组织党建主题活动等,营造了风清气正、创先争优的积极氛围;“五保一树”劳动竞赛中,党员带头创下连续作业30小时的纪录,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全员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项目部还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导师带徒”机制,并利用职工夜校、技术课堂、青年能力提升活动等多种形式,搭建起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一批批青年骨干在工程、商务管理等岗位迅速成长,成为项目中坚力量。 从首根接触网支柱组立到全线电通,从精心规划的蓝图到完美呈现的交通脉络,项目团队用专业和担当赢得了各方的认可。走过盛夏热浪,走过寒冬海风,走过风雨洗礼,走过佳节团圆,武电人的脚步从未停歇。正是这份跨越四季的执着,铸就了闪光的工程。这里每颗螺栓的紧固,每米线缆的敷设,都凝聚着武电人的匠心,是平凡坚守者献给这座城市的不凡勋章。 如今,从蔡厝到翔安机场,这条贯穿地下、飞跃高架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厦门市民对便捷出行的美好期盼,为提升城市能级、促进区域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这支善打硬仗的铁军,也以实干实绩诠释着新时代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再次擦亮了“电化先锋”的品牌名片。 来      源:城铁分公司 责      编:顼泽坤 审      核:贺玉琴、耿直 审      定:张陕峰 企业文化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交二公局一公司】30个关键词带你速学四中全会公报

上一篇:

【中铁电气化局沈阳电化公司】【公司要闻】沈阳电化公司召开2025年BIM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产经营工作交流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