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近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ENR)2025年全球最佳项目奖揭晓。四航局共三个项目获奖,分别是:越南永昂二期煤电厂海工工程获机场港口类最佳项目奖,香港将军澳跨湾连接路项目获桥梁隧道类最佳项目奖,澳门垃圾焚化中心第三期扩建工程之设计及建造项目获能源工业类最佳项目奖。
关于ENR ENR是1874年创办的全球工程建设领域权威学术杂志,本次评选覆盖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32个标杆项目,从技术创新、团队协作、环保可持续性、社区贡献等多维度进行严苛考量。
香港将军澳跨湾连接路项目
香港将军澳跨湾连接路项目位于香港西贡区,全长1.8公里,包含约1公里长的多用途海上高架桥,是香港首座集双向行车、行人步道、自行车道及观景平台于一体的海上桥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在该项目中,四航局主要承担9跨18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及上驳工作,其中单榀最大重量达3340吨、最长7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项目现已建成通车,作为继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之后又一地标性工程,该项目不仅完善了快速公路系统,更促进了社区的连接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实现了交通功能与公共空间的有机融合。
技术创新,提速增效 项目箱梁体量大、线形复杂、运输与就位精度要求高,传统运输方式难以满足安全与效率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建设团队创新引入自行式模块化平板拖车,充分利用拖车可根据构件重量与形状自由组合模块的特点及多轴驱动、精准微调、低速稳定搬运等能力,实现在狭小场地上高精度移动运输,有效提升了重型箱梁运输与上驳的可控性,使施工组织从“依赖经验”转向“精准调度”,显著降低风险并优化整体施工节奏。
科学管控,聚力攻坚 面对工期紧、构件数量大、线形多变及现场海上作业不确定性强等挑战,项目构建了以“统筹—验证—闭环”为主线的攻坚体系,保障生产节奏的安全稳定。建设团队提前策划开展前置风险识别,明确运输、装驳、气候条件等关键环节的影响因素;通过方案比选和模拟推演,对每个节点进行验证,确保关键工序具备备选方案;通过全过程监测与反馈形成及时纠偏机制,化解建设面临的多重挑战,推动工程建设高效有序进行。
价值创造,硕果累累 依托系统化技术创新与坚韧攻坚精神,将军澳跨湾连接路项目成功完成超大型预制箱梁全部预制、移运与上驳任务,并在主体结构施工、超大型钢拱桥海上运输与浮托安装等领域持续创新,形成了2项省部级工法、9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发布核心期刊论文3篇,为中国大型桥梁施工技术贡献重要工程实践。项目于2023年获中国公路学会“施工建造创新类”桥梁创新工程奖,
自行式模块化平板拖车
浮态上驳技术攻关及应用成果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交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
———— / END / ————来源丨二公司作者 | 赵淑娟、孟繁达责编丨全宗杰一审一校丨范兴鑫二审二校丨郭志滨三审三校丨肖明葵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