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编者按 为筑牢公司安全生产防线,弘扬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精神风尚,公司微信公众号开设 “平安卫士优秀事迹” 宣传专栏,旨在通过挖掘身边榜样的故事,为广大职工干部树立可学可做的标杆。
希望全体职工干部以平安卫士为榜样,深入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专业态度和责任担当,将安全理念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把榜样力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共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以体系化管理铸就项目平安基石
——记龙潭项目“平安卫士”王坤
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有一位将“安全”刻进骨子里、把“精益”融入工作每一环的生产管理者——王坤。自2008年投身桥梁建设事业以来,十七载春秋流转,他扎根施工一线,从金沙江大桥项目到龙潭大桥项目,再到张靖皋大桥等重大工程现场,始终将安全管理贯穿生产全程。凭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与主动担当的职业精神,他为项目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立足岗位,以严立规,筑牢生产“防火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这是王坤刻在心底、落在实处的工作信条。龙潭项目施工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与繁重紧迫的生产任务,他率先牵头建立工序验收联动机制。“绳卡施拧必须逐个检查到位,临时用电线路绝不能有半点绝缘破损,高空及临边作业平台的安全网要铺得严丝合缝……”验收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隐患。为确保责任可追溯、问题可倒查,他要求每个验收环节都必须留存清晰的影像资料与完整的签字记录,让安全管理有迹可循。
除了严格的工序验收,日常安全巡查更是他雷打不动的工作。从临时用电线路的排布,到支架搭设的稳固性,从起重吊装的操作规范,到高空作业的防护措施,他的脚步遍布工地每个角落。在龙潭项目施工高峰期,他曾连续一个月每天步行超两万步,安全帽上的汗渍、工装上的尘土,都是他坚守的见证。
班前安全讲话,是王坤格外看重的“安全第一课”。每天开工前,他总会准时出现在各班组的安全晨会现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当日作业风险点,还会随机抽查作业人员对安全交底的掌握情况。通过互动式、接地气的安全教育,他让“安全第一”的理念真正走进每位作业人员心里,成为大家下意识的行动准则。
精益管理,以新破局,构建安全“新格局”
项目建设技术复杂度高、工期压力大、安全风险突出,面对多重挑战,王坤创新性提出并推行“计划 - 检查 - 评比 - 考核”四位一体的安全管理闭环体系。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会上,他不仅清晰明确各施工区域的安全管控重点,更将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人,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清楚知晓自己的安全职责与管控要求,杜绝“模糊地带”。
在固定的设备安全专项检查日,王坤带领各施工班组负责人,对照检查表逐项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与验收标准,形成“发现-整改-验收-销号”的完整链条。月末的安全评比会,是王坤激发全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抓手。他制定的安全绩效考核办法,不仅考核事故发生率等核心指标,更将隐患排查整改率、安全培训参与率、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细节纳入考核范围,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评价。在项目施工期间,这种“考核与绩效挂钩”的机制,极大调动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管理与作业人员主动上报隐患、建言献策,形成了“人人管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浓厚氛围。
对于隐患治理,王坤始终坚持“深挖根源、标本兼治”。他定期组织隐患分析讨论会,邀请技术骨干、班组长与一线作业人员共同参与,从技术方案、管理流程、执行落地等多个维度剖析问题根源,确保“解决一个问题,杜绝一类隐患”。在实践中推动建立“防护设施移交管理制度”—— 要求上下道工序之间必须签订书面移交手续,明确防护设施的管护责任主体。这一制度从管理机制上彻底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难题,这种“一隐患一方案”的精准治理模式,也让项目整体安全管控水平迈上新台阶。
团队协作,以文化人,凝聚全员“向心力”
作为团队里公认的“安全导师”,王坤深知,安全管理不仅要靠制度约束,更要靠文化浸润。他创新开展现场技术员“安全微课堂”活动,利用工余时间,以“身边事讲安全”的方式,组织青年职工学习典型事故案例,还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危险辨识能力与应急处置技巧。为了拓宽隐患发现渠道,他还建立“安全隐患随手拍”微信群,鼓励员工随时用手机记录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对有效上报的员工给予精神与物质双重奖励。这一举措不仅让隐患发现更及时、整改更迅速,更让“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班组建设中,王坤推出“安全流动红旗”评选活动——每月根据安全管理成效、隐患整改情况等指标,评选出安全管理先进班组,在全项目通报表扬并授予红旗。此外,他还组织“安全之星”评选,对在安全生产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这些举措极大激发了各班组与作业人员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项目内部形成了“比安全、学安全、赶安全、超安全”的良好风气。
生活中的王坤,是同事们眼中的“暖心人”。他始终关注员工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定期与员工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大家的困难与需求。每当发现现场管理人员出现情绪波动或身体不适,他总会第一时间上前关切询问,坚决杜绝“带病作业”“带情绪上岗”的情况。这种“以人为本” 的管理方式,不仅从源头上消除了“人的不安全因素”,更让员工感受到团队的温暖,赢得了全体员工的信赖与尊重。
坚守初心,矢志护航,谱写安全“新篇章”
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学子,到如今备受认可的“平安卫士”,十六年的坚守与付出,王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安全重于泰山”的深刻内涵,他在无数个日夜的奔波与坚守,诠释着他对安全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王坤始终认为,安全管理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他在项目大力推行“全员安全管理”理念,通过设立安全责任区、任命群众安全员、开展安全责任承诺等方式,让每位员工都成为安全管理的参与者、监督者与受益者。他还定期组织安全经验分享会,鼓励员工分享安全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让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逐步构建起“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安全管理生态。
在人才培养方面,王坤更是倾囊相授。他通过“师徒制”培养模式,亲自带教年轻安全管理人员,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现场管理经验、隐患辨识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十余名年轻安全管理人员快速成长,如今已在各个项目上独当一面,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中坚力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起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每一条安全规章都是用鲜血写就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让规章再被鲜血验证。”
这是王坤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十六年如一日坚守的初心。面对未来,他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项目安全,以匠心打磨安全管理细节,以实干担当诠释“平安卫士”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安全篇章。
供稿 | 龙潭项目编辑 | 冉周权 审核 | 蔡青华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