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建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交集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暨护航高质量发展行动、安全监管穿透管理、安全生产月活动走深走实,特设《安全生产大家谈》专栏,集中收录各三级单位(各项目)负责人、安全总监等人员在安全生产领域的见解与心得,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推动全体职工提升安全意识和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能力,营造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
聚焦室内工程安全 筑牢项目建设防线
一建公司厦门白鹭西塔项目常务副经理 郑时春
作为厦门白鹭西塔项目负责人,在项目主体施工完成、全面进入室内安装及装修的关键阶段,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面临着新挑战。室内工程作业空间密集、交叉作业频繁、施工工种复杂,安全生产容不得丝毫懈怠。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上,项目结合室内工程特点,开展“安全微课堂”活动,利用每日班前会15分钟,由各工种班组长轮流分享安全操作要点与风险隐患,如装修阶段电动工具的规范使用、安装工程高空作业的防护技巧等。同时设“安全金点子”征集箱,鼓励工人提建议,采纳者给予奖励,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管理理念上,项目秉持“精细管理,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建立“三维立体”管理体系,横向覆盖所有班组,纵向延伸至每位作业人员,时间维度上实现施工全过程动态监控。针对交叉作业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制定详细的交叉作业协调机制,明确各工种施工时间与区域,设置专职协调员现场调度,避免因工序冲突导致安全风险。
管理要求执行上,项目严格落实“三查三改”制度。“三查”即班组自查、部门巡查、项目组督查;“三改”指立即整改、限期整改、跟踪整改。同时,定期组织安全隐患 “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筑牢安全生产的“前置防线”
雄安公司南宁二环二部项目经理 徐国春
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应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其核心是“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秉持“全员责任”。安全生产并非安全部门一家之责,而是从项目经理到一线工人的共同责任。项目推行“一岗双责”制度,通过责任分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让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肩上有责任。
二是树立“风险预控”。借助“动态辨识+分级管控”实现风险源头治理。施工前,提前对高边坡施工、桥梁施工等重大风险点开展专项评估,绘制“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图,并配套相应预防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三是强化“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项目依据标准化管理要求,将施工流程分解为可量化的标准化工序,关键节点实施“首件认可制”等措施,逐项落实项目标准化管理。
全面织密“安全网” 守牢安全底线
九建公司芜湖科技母舰项目经理 贺涛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管理效能直接决定了项目安全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下从法律责任、管理实践、技术支撑三个维度阐述安全生产的核心职责与实施策略。
法律责任:项目经理是项目第一责任人,必须对项目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要把“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作为对待安全工作的基本态度,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筑牢安全“生命线”,切实保障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管理实践:构建项目安全管理的闭环体系,项目经理要发挥带头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对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等进行细致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与环保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用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及生产安全事故举报奖励办法,调动全体职工和一线作业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中来,查隐患、促整改。
扎实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
摒弃形式主义,注重实际效果,切实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技术支撑: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安全保障,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提前识别施工安全风险点。推广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状态。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组织技术论证和安全评估,确保风险可控,为项目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来源安全监督管理部(应急办、环保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