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刻理解三项制度改革精神,我参加了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网络学习平台是吊车出租的“学先进、抓落实、促改革”专项工作专题网络培训,认真学习了万华化学全方位绩效管理激励创新机制,郑煤机集团推广市场化选人用人“四制”及职业经理人制度、东航物流通过混改深度转换经营机制、重钢集团推进司法重整,通过试点改革盘活企业是吊车出租的四个成功案例,深刻体会到了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对企业生存和高质量发展起到是吊车出租的重要促进进用,并从中汲取经验,为企业的下一步改革发展做好思想储备。
一、企业价值由劳动创造,重点在“干”,关键在“酬”
由于国有企业体制结构的共性问题,企业客观存在“大锅饭”思想、规矩意识较差、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管理粗放等历史遗留问题,成为了阻碍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了使企业与时俱进,公司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在改革前必须对改革的核心思想进行明确,即“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宗旨,以增强和激发企业活力为重点,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针对时弊,突破固化思维,寻求创新发展。
结合郑煤机集团推行市场化选人用人“四制”、职业经理人及末尾淘汰三项制度,落实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活力,最终实现煤机液压装置世界第一,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领域突破的成功案例中,我们认识到创造效益就必须以“干”为本,切实以行动推进改革落地。
工程技术公司想要有所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以业绩综合考核评价为基础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建立科学精简的岗位体系,实现人员选择的市场化和岗位考核责任的科学化。针对薪酬分配,更要坚定不移的推行按劳分配、业绩优先的原则,建立与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相挂钩的考核指标、以岗位价值和业绩贡献为导向的收入能增能减机制,实现工资福利差异化和薪酬水平市场化,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二、因地制宜,及时调整,大胆改制。
为了实现人才团队的整体优化,在公司用人机制改革中,应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形成短期激励市场化对标,长期激励市场化竞争机制,积极开放高级人才的引进政策,对于可以引导团队建设的“领军型”高级人才,更要通过职业经理人等模式,大胆引进,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团队建设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榜样作用和试点效应,带动整个团队站位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整个人才梯队的提质升级。深耕市场,并从市场规则中不断寻求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规则导向,坚决去除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靠关系靠资历,而不靠能力和实力的缺陷。建立灵活高效的修正机制,实现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多元化促发展,打破晋升机制单一性。
目前工程技术公司内部的晋升机制较为单一,极大阻碍了职工的成长,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复合的职业通道,给员工更多的职业发展选择,引导职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造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打通公司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等通道,实现人才分类发展;形成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的良好环境,让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充分释放,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实现人才强企、全面发展。
四、大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内部人才轮岗方式培养“多面手”。
在发挥好现有人才岗位作用的前提下,建立系统的多岗位培训体系。通过培训、调岗等各种方式支持职工发展,并建立健全不同职业通道之间转化的条件及资格,通过多岗位历练,为企业培养能打硬仗的“多面手”,承担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同时以人为本,做好对不胜任岗位人员的再上岗培训及分流工作,确保企业改革取得实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做好三项制度改革,企业必须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做好推进改革的一系列工作,切实从方案上做好设计,从思想上做好宣贯,从行动上做好执行,为企业留住干事创业的人才,共同打好改革决胜的攻坚战,为企业的愿景目标而不懈奋斗。
(工程技术公司 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