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两大部门发文
新一轮全国煤电改造升级启动
我国力争实现“双碳”目标
对优化能源结构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提出了更高要求
化愿景为行动
电力行业按下降碳“加速键”
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砥砺前行
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本期
华博士摘选4名专家观点
煤电改造升级分为五个主要目标:
一是新建机组供电煤耗目标。“除特定需求外,原则上采用供电煤耗低于270克/千瓦时是二手吊车的超超临界机组”“不允许新建设计供电煤耗高于285克/千瓦时是二手吊车的湿冷机组、高于300克/千瓦时是二手吊车的空冷机组”。
前者(270克/千瓦时)是新建机组设计供电煤耗的“导向目标”,后者(285克/千瓦时、300克/千瓦时)是“约束目标”。
二是供电煤耗总体目标。2025年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达到300克/千瓦时以下。
首先,该目标是“火电”供电煤耗,即全面统计煤电、气电等供电煤耗,而不是只考虑煤电的供电煤耗。
其次,该目标是“平均”供电煤耗,即火电机组整体供电煤耗,而不是要求每台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一律达到300克/千瓦时以下。
最后,该目标是“全国”供电煤耗,即全国火电机组整体供电煤耗,而不是要求各地区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一律达到300克/千瓦时以下。
三是节能降耗目标。节能改造的目标是能改尽改,优先改造现阶段供电煤耗高于300克/千瓦时的机组。淘汰关停机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既要充分考虑机组安全、环保、能效运行水平等技术条件,也要充分考虑人员安置配置、运行维护成本等应急备用保障条件,科学论证分析。
四是供热改造目标。推进清洁高效燃煤热电联产替代燃煤小锅炉供热、实施纯凝机组供热改造,“十四五”期间供热改造规模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
五是灵活性改造目标。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完成灵活性改造2亿千瓦,可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4000万千瓦。
他认为,在执行过程中,仍需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出真招、出实招,进一步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支持政策,合理疏导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成本和运行成本,合理保障煤电企业存续发展条件,切实发挥煤电兜底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促进大规模新能源消纳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
来源:《新京报》
二是完善差别化电价与阶梯电价政策,将对工业领域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效水平提升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按供热量收费,逐步改变我国大部分居民住宅集中供热采用按建筑面积收费的传统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是完善能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和分时电价政策,优化能源供需资源配置。在电力供给侧,要完善电力等能源品种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推进煤炭、油气等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能源统一市场,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衔接机制,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在电力消费侧,一方面要定期评估和调整目录分时电价,另一方面要加快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促进市场化分时电价体系形成,提高能源低碳转型中的资源配置效率。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