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三公司在中铁七局三公司的商务战场上,有这样一位深耕者:她深入项目一线,用专业破解清收难题;她带领团队攻坚,以担当守护企业效益。她就是中国中铁2024年度清收工作先进个人、公司商务部副部长李婷。今天,让我们走进她的清收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全周期思维:把好商务管理“方向盘”
“清收不是事后算账,而是全流程守护效益。”这是李婷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项目前期策划的核心参与者,她始终将商务管理嵌入项目全生命周期,从筹备阶段就系统梳理清收确权事项,为项目稳健推进铺好"路轨"。2024年,她主动下沉18个重点项目一线,从后台督导转向现场帮扶。在某铁路隧道工程中,面对岩溶发育、涌水超标的复杂情况,她牵头中铁七局、局属项目部、参建三级公司及项目部组成四层级攻坚组,推动新增1650米泄水洞的I类变更成功获批3000余万元。从方案制定到细节敲定,她用"施工前定规则、施工中盯变化、收尾时算明细"的全周期思维,让"纸上条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增长。
创新思维:激活创效“动力源”
清收工作最怕墨守成规,李婷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她带领团队探索出“精准滴灌” 指导机制,针对不同项目特点靶向发力:铁路项目重 “概算清理
”,地铁项目抓 “设计优化
”,公路项目盯“清单漏项
” ,让创新成为创效的 "金钥匙"。在某高铁项目中,她跳出"按图计价"惯性,深挖征地拆迁、信息化等4项可清概内容,预计新增收入2183万元;某水利总价包干项目里,通过图纸优化和预算跟审前置,从 “固定总价
”中挤出“增效空间”;面对某地铁项目车站高压线下施工难题,她组建专项小组主动突破,用创新思维打开清收新局面。
细节思维:算好效益“精细账”
商务管理的魅力,藏在毫厘之间。李婷带领团队践行“锱铢必较
” 的精神,从图纸研读、清单核对到方案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效益增长点。某铁路项目通过隧道设计优化减少亏损4843万元;某地铁项目盾构接收端工艺改进创效 495万元;
某地铁项目 设计图优化直接增收1200万元;某高速公路项目连夜梳理清单漏项资料,最终推动方案完善增收2304 万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对 "降本增效" 理念的极致践行,也是细节思维创造的效益奇迹。
风险思维:筑牢防控“安全线”
清收既要“开源”,更要 “节流”。李婷始终以风险思维守护企业利益,在合同签订、施工组织、款项结算各环节“擦亮眼睛”。在深圳和西安2个地铁项目中,她提前识别取费风险,及时提出调整建议节约成本 389 万元;某公路路面项目通过精准编制索赔方案,顺利完成验工450.8 万元;针对某水利项目总价包干合同的不确定性,她从源头规划增收清收路径,用专业能力为企业效益“保驾护航”。
团队思维:汇聚创效“向心力”
“清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协同作战。”她深知团队的力量。在杭嘉湖南排项目中,她推动建立 “业主-牵头方- 跟审单位”三方联动机制,联合合作方制定多套实施方案,让团队协作成为清收加速的引擎。作为商务部副部长,她更注重“传帮带
”,通过案例分享、现场教学,让年轻同事快速掌握变更计价、概算清理技巧。“
当每个人都成为行家里手,企业创效能力才能水涨船高。
” 这是她的团队理念,也是她的责任担当。
从一线计价员到商务管理骨干,李婷用“全周期、创新、细节、风险、团队
” 五维思维,在清收创效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足迹。这份荣誉对她而言,是认真工作的鼓励,更是开启新征程的起点。未来,她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信念,与团队并肩前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创效篇章。
来源:双清中心编辑:马珂娇主办: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