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十三局四公司】钢轨上的生命线

2025-08-07 13:28:40浏览:61 来源:中铁二十三局四公司   
核心摘要:钢轨上的生命线
中铁二十三局四公司在成都简阳市养马河桥梁厂家属院内,阳光透过老式玻璃窗,在木桌上投下斑驳光影。99岁的兰国友颤抖着双手,捧起那枚“和平万岁”纪念章,和平鸽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枚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勋章,瞬间将他拉回到七十多年前那片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左一兰国友老人 兰国友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1952年11月到朝鲜进行铁路建设,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是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 1952年深秋,作为中国志愿军铁道兵团年轻技术员的兰国友,跨过鸭绿江到朝鲜进行铁路建设,保障志愿军的武器弹药及物资运输。部队开进朝鲜后,驻扎在平安北道泰川地区,接受抢建任务。 入朝初期,美军凭借空中优势,对铁路、桥梁展开“绞杀战”,妄图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当时铁道兵的任务就是和炸弹赛跑——白天防空,晚上抢修。由于部队刚由步兵改编为技术兵种,对铁路施工缺乏经验,且施工工具十分简陋,仅有的工具就是铁镐、钢钎、箩筐和扁担。为了争取时间,部队工作时间由每天12小时延长到16小时,许多同志肩被压肿,手被磨破。就这样,部队顶着敌机一次次地狂轰滥炸,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建造着钢铁运输线。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最惨烈的记忆发生在一座大桥的抢修任务中,兰国友老人已经记不起桥的具体名字。美军轰炸机群连续七天七夜对大桥进行地毯式轰炸,战友们顶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弹片横飞中抢修。 “有个新兵才18岁,扛着枕木往前冲,一颗炸弹就在他身边炸开……”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眶泛起泪光。那一夜,他们在冰水中泡了整整8个小时,用血肉之躯筑起临时栈桥,保障了一列列满载弹药和物资的列车顺利通过。 “打不断,炸不烂,只要铁道兵在,铁路就在。”兰老的语气突然坚定起来。他接着说道,我们铁道兵,就是要在枪林弹雨中铺就胜利之路。为了应对敌人的轰炸,铁道兵创造了“片面运输”“合并运转”等战术,还发明了“水下桥”“爬行桥”等特殊桥梁结构。在持续21个月的反“绞杀战”中,铁道兵部队抢修、抢建铁路桥梁2294座次,修复铁路车站3648处次,让这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始终保持畅通。 “和平万岁”纪念章 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部队为他颁发了“和平万岁”纪念章。他说:“我对这份荣誉感到受之有愧,有更多的战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荣誉应该属于他们。” 老人深情地抚摸着纪念章,窗外,一列高铁呼啸而过,风驰电掣的速度,恰似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从战火中的钢铁运输线到新时代的中国高铁,变的是速度与技术,不变的是那份守护家国的赤子之心。 没有铁道兵们的英勇牺牲,就没有现在的岁月静好。今天,让我们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那些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铁道兵战士们。 素材:文/郑红  图/李强元 编辑:张瑞霞审核:贺晓东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二十三局四公司】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主持党委、董事会工作)王鹏调研深汕铁路项目并拜会厦深铁路广东公司领导,吴行州等陪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