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四局】融媒策划 | 筑路人的信仰接力 听抗美援朝老兵讲述烽火青春

2025-08-01 22:45:08浏览:88 来源:中铁四局   
核心摘要:融媒策划 | 筑路人的信仰接力 听抗美援朝老兵讲述烽火青春
中铁四局八一前夕,一公司、五公司、八分公司青年员工代表 奔赴合肥、九江、上海 等地,探访慰问曾在抗美援朝战火硝烟中抢修钢铁运输生命线的老兵。时光模糊了容颜,却将信念淬炼得如钢轨般铮亮 。  清川江大桥是抗美援朝期间朝鲜铁路的第一大桥梁,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也被称为运输线的“生命桥”。图为抢修现场。 围坐老兵身旁,他们讲述的战斗岁月,并非仅是 战火硝烟,更是不怕牺牲的坚韧,是血肉之躯与冰冷钢铁的 不屈抗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战士们正在紧张地修复铁路。 那布满岁月沟壑的手掌,曾紧握铁锹,筑造通向胜利的方向;那不再清亮的眼眸,仍映射着当年青年战士滚烫的赤诚。此刻,这目光如炬,穿透时空,将无形的接力棒——那对信仰的忠贞、对责任的担当——沉甸甸地交予新一辈筑路人的手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战士们正在奋力抢修被敌机炸毁的满浦线秃鲁江桥。 老兵盛仁声 盛仁声,1927年出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华东局干部学校,后到东北铁路总局,由东铁政治部转入哈尔滨铁路局第二松花江桥工处改制为东北铁路工程总队第七大队。1951年2月入朝参战,1953年12月回国,在工作直到 离休。武警官兵向盛仁声表达问候。 八一建军节前夕,合肥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今年入伍的新战士和青年员工一起坐在老人身边,聆听着老人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抢修战时铁路线的故事。 武警官兵、青年员工和盛仁声共同观看抗美援朝合影纪念照。 当听到老人谈到“在秃鲁江第五大桥冒着敌机的轰炸抢修铁路时,没有人害怕和退缩,继续冒着炮火,顶着寒冷,不休不眠,终于胜利抢通了大桥。”现场人员沉浸在了那段可歌可泣、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中,无不为之动容。 武警官兵向盛仁声展示单位文创作品。 青年员工 和新兵代表询问了盛仁声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送上了鲜花和官兵制作的手工作品,感谢他为祖国做出的贡献,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盛仁声则语重心长地嘱托新兵代表道:“希望你们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誓死保卫祖国。” 青年员工李冰倩深有感触道:“盛老在冰天雪地里草袋裹身御寒的故事让我瞬间泪目,作为一名青年员工,我将传承和发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敢担当、敢作为,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奋力扛起新时代‘开路先锋’的使命。” 老兵张殿芳 张殿芳,1928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49年11月,在松花江沿岸修建桥梁。1951年1月7日入朝,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七大队二中队,主要负责铁路线和桥梁的修建、维修、看守和巡查工作,保障铁路运输线的畅通,1953年11月回国,在工作直到退休。 张殿芳讲述朝鲜战场抢修桥梁的故事。 八一建军节前夕,青年员工围坐在张殿芳身旁,聆听他讲述朝鲜战场抢修桥梁的烽火岁月。 张殿芳荣获的奖章。 大临江桥抢修令老人记忆犹新,桥梁全毁,前线告急,部队必须在白天冒险抢修。战士们顶着美军百余架飞机的狂轰滥炸,租用当地百姓的木船,从水面大约20厘米高的地方开始用枕木搭排架,用工字梁将10多米高的桥梁架设起来。“高炮炮管都打红了!”老人回忆时仍激动不已,青年员工深受触动。 张殿芳讲述朝鲜战场抢修桥梁的故事。 青年员工为张殿芳送上鲜花。 青年员工向老人介绍现在企业的铁路建设技术已经世界领先,不仅修了高铁、跨海大桥,还参与了海外项目。老人感慨:“现在条件真好!你们要好好干,把铁路修得更稳更远,为国家多作贡献!” 老兵余焕臣 余焕臣,1932年出生,安徽黄山人。1951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在第三野战军警三团六连任战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修建铁路、对抗破坏运输线的美军空降兵,1954年6月回国。1956年转为随军职工,相继在福州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工作,1976年到铁四局工作,1983年退休。 余焕臣正在讲述抗美援朝期间的故事。 八一建军节前夕,青年员工看望老铁路兵余焕臣,聆听他在抗美援朝战场舍命保通的故事。 余焕臣荣获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他回忆在秃鲁江、价川战场,白天冒着炮火修路,夜晚钻进雪窝宿营,有的战友仅靠破草袋保命御寒。“那时什么都缺,但谁都不怕死,只想着快把路修通。”一次送信途中,他见友邻通讯兵负伤,便毫不犹豫冲上电杆相救。“宁可自己牺牲,也不放弃战友。”这份刻进骨子里的血性与担当,让在场人员瞬间肃然,久久动容。 青年员工和余焕臣一起看企业宣传画册。 随后,青年员工向老人介绍了企业发展与“千吨架桥机”“500米钢轨铺轨机”等现代装备。余焕臣激动道:“祖国强了,咱们吃的苦都值了!”说话间神采奕奕,仿佛重回青春热血浇筑钢铁运输线的岁月。 青年员工听余焕臣讲述抗美援朝期间的故事。 青年员工为老人送上企业宣传画册和编纂的《100个抗美援朝老兵》书籍,余老也热情回赠他的回忆录,并嘱托:“希望你们学好本领,修好祖国每一条路,让咱们的钢铁大动脉永远畅通无阻。” 《铁道建设》:钢轨上的信仰接力 听抗美援朝老兵讲述烽火青春 媒体报道青年员工在上海、九江、合肥聆听老兵故事受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关注报道。 新华社:聆听老兵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 中铁新员工看望抗美援朝老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00后青年对话“90”后老兵 感受烽火岁月中的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合肥武警官兵、央企职工聆听老兵故事传承红色薪火 学习强国:聆听老兵故事 传承红色薪火 《安徽日报》客户端:聆听老兵故事  传承红色薪火 中安在线:聆听老兵故事  传承红色薪火 更多精彩图片,欢迎您的投稿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影像四局”(影像数据库) 进行投稿http://crec4.vcgvip.com/ -END-监制:路辉  审核:宋恒 朱旭统筹:宋恒  校审:文良诚编辑:张靳晶 许尧图片:万象 刘玉才 沈嘉鹏 赵元坤 来源:一公司 五公司 八分公司主办:中国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文化传媒中心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三公局六公司】要闻快讯丨中交西北财务共享中心副总经理王河庆一行到公司双向交流学习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