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解锁“未来建造”,铺进科幻时代!

2025-08-01 12:05:33浏览:96 来源: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核心摘要:解锁“未来建造”,铺进科幻时代!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日前一组无人驾驶的摊铺机、压路机 于50摄氏度的地面高温下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 高家墩大桥段路面上精准作业的场景 成为荆楚大地上一道充满未来感的风景 吸引了广泛关注长达33.61公里的主线,由8台无人智能装备组成的“钢铁军团”高效推进,标志着 湖北省首条全程采用无人摊铺技术的高速公路 全面进入路面摊铺阶段。从箱梁生产的智慧梁场,到桥面施工的智能铺装,再到路面作业的无人摊铺,三大场景环环相扣,这是该项目进行科技赋能、推广智能建造的生动探索。 武汉双柳长江大桥高家墩大桥段 接下来,跟随我们的脚步,一同从源头开始,向未来进发! 01智慧梁场,引领制梁革 命 作为整个工程的“源头工厂”,该项目肩负着全线5438片箱梁的预制重任。面对高精度、高效率、严工期的多重挑战,项目团队以“全过程自动化、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理念破局,深度整合人员、物资、设备资源,彻底告别传统粗放制梁模式。 项目智慧梁场全景智慧梁场内部模板实时监测智慧梁场监控中心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该智慧梁场以“专业化、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理念为核心,合理划分功能区,采用液压智能整体模板系统、变频行走控制系统、智能蒸养系统等一批智能化程度高、能耗低的新型设备,保障6条环形制梁生产线“全过程自动化”的精准实施;基于各智能工装及物联网的应用,利用BIM+PLC+IOT等技术,将统一接口协议的生产作业数据接入自研建设的登高项目管理平台当中,实现了信息集成、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功能,保障各功能区“全流程信息化”的精细管理。 钢筋自动加工、吊装智能控制内模安装智能监控智能蒸养系统 相比传统预制梁场,该智慧梁场在提质、增效、降耗、环保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和提升,其中,占地面积由100亩优化至70亩,减少30%,同时提高了工效,降低了环境的影响,可实现每条生产线日产1片梁。截至目前,依托该梁场累计形成技术标准1项、14项国家专利、10项省部级QC成果,项目先后获湖北省智能建造典型成果清单智能生产类,2024年中施企协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典型案例、互联网发展优秀实践案例,2024年中交企协第二届交通企业智慧建设创新典型实践案例等荣誉,并入选湖北省第二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以高质量的“钢筋铁骨”为大桥建设奠定了坚实根基。 02智能铺装,锻造品质桥面 当预制箱梁稳稳架设到位,智能铺装技术无缝衔接,以“毫米级”的精度担当起桥面基层施工的“精细工匠”。一系列智能工装的应用,让这一关键环节实现了质的飞跃。 桥面铺装作业桁架式钢筋保护层检测车 通过预设参数,高效精准调控调平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彻底取代了繁琐的人工操作 。 三维激光摊铺机作为核心利器,依托北斗卫星差分定位技术与激光系统协同,实时获取并校准滚轴标高,实现毫米级平整度的无人化自动作业。 全自动抹面机与桁架式自动拉毛机的加入,大幅提升了表面处理效率和刻槽质量,同时显著降低了人工作业强度与安全风险。 桁架式自动拉毛机 这一套智能组合拳,不仅确保了桥面施工的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安全性,更为后续路面无人摊铺创造了有利的作业条件。 03无人摊铺,铸就路面“终极乐章” 作为项目智能建造的“集大成者”,由1台无人摊铺机和7台无人压路机构成的“无人摊压机群”闪亮登场,奏响了路面施工的“智能核心乐章”。 无人摊压机群这套系统构建了“定位—决策 —执行— 监控”全链条闭环的智能化体系。通过高精度北斗定位、惯性导航与障碍物识别技术的深度融合,经改进升级后,为每台设备提供毫米级的精准路径引导,确保行驶、转向与作业的绝对精确。 无人压路机内部 智能管控平台通过构建“温度场”和“碾压模型”,对碾压遍数、振动频率与幅度等参数进行实时闭环调控,动态优化压实效果,让质量管控从“ 经验判断”走向“数据驱动 ”。依托边缘服务器和大数据中心的强大支撑,施工进展与设备状态全程可实时监控,系统根据预设规则自动调整参数,实现智能化调度与决策,打造出一支高精度、高智能的“无人施工军团”。 无人压路机施工 其革新性价值在“三大维度”充分彰显:质量更可控——标准化参数与实时监测有效规避人工误差,确保路面平整度、压实度等关键指标100%达标;效率大提升——整体施工效率提高25%,有力加速了工程推进;安全再升级——操作人员远离高温路面作业环境,从根本上杜绝了高温带来的职业健康风险。 无人摊压机群有序作业 项目总工韩永祥表示:“无人摊铺绝非简单的设备替换,其核心在于施工理念的革新,它为行业提供了从依赖‘人控’经验向依靠‘智控’数据转型的完整路径范本。” 从智慧梁场的“源头智造”,到智能铺装的“精密承接”,再到无人摊铺的“核心突破”,武汉双柳长江大桥项目成功打造了全流程智能建造的典范,不仅标志着项目进入建设关键期,为该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注入了动力,而且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造方案”,为 同类工程施工 提供了宝贵的智能化升级经验,更清晰昭示着以中国铁建为代表的中国基建领域将向着更高水平的智能化、精细化、安全化的未来方向坚定迈进。 供  稿:冯仕杰  刘若梅 编  辑:冯仕杰审  核:沈正华监  制:陈小刚出  品:登高融创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新闻专列】“登高号”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