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公局四公司】见证 · 美好城市|塘坪“变形记”

2025-07-31 21:30:33浏览:147 来源:中交一公局四公司   
核心摘要:见证 · 美好城市|塘坪“变形记”
中交一公局四公司“以前拥堵狭窄的马路被拓宽,坑洼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沥青路,歪歪扭扭的房屋经过‘微整形’后也变得错落有致起来。我们住得舒服,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的居民陈大爷指着焕然一新的家园,笑容里满是获得感。 公司承建的“绿美阳江+宜居城乡”风貌带提升建设项目 ,坐落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塘坪镇。该项目覆盖阳东区10个镇,涵盖3402栋房屋改造工程,改造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入选广东省2024年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项目范例名单。建设期间,项目团队充分尊重当地居民意愿,聚焦乡村生态与文化振兴,让塘坪镇完成了从“旧貌”到“新颜”的华丽转身,生活环境的改善让镇上居民欣喜不已,赞不绝口。 初入塘坪镇时,项目团队就清楚认识到,塘坪镇的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住环境存在残垣断壁、废弃房屋未及时拆除等问题,影响村容整洁。房屋建设缺乏规划,房屋风格杂乱,色彩、材质无统一引导,整体面貌欠佳,这些问题已切实影响到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质量。项目现场负责人周声富感慨道:“这个项目承载着太多期待,从项目启动,我们团队就深知推进人居环境改善的责任重大,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经过多次实地勘察,考虑到村民对老房子的情感寄托,以及避免过度改造导致“千村一面”,项目团队决定以“修旧补新”理念推进居住环境改造,既保特色又焕新颜。涉及改造的3402栋房屋,多数已经老旧不堪,外立面普遍存在墙面斑驳脱落、管线杂乱、窗框锈蚀等问题。团队首先对墙面进行全面检测,铲除空鼓开裂的墙皮、清理外墙上的废弃管线,再用抗裂砂浆重新打底找平,避免墙面再次开裂脱落,延长房屋使用寿命。针对不同楼栋的外立面状况,团队采取“一栋一方案”:老式红砖楼保留砖面肌理,仅做勾缝修补和防水处理,而水泥墙面则统一喷涂白色外墙漆,搭配红色砖块。 项目团队还在大街上几处较为显眼的墙壁上,增设了兼具说明性与设计感的文字内容:“塘坪”二字置于中央作为视觉核心,搭配样式各异的规则图形作背景,上方写着“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圩镇”,旁饰“心想事成”“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开心就是满分”等美好字句,既介绍了改造理念,也传递出共建美丽乡村的愿景,让墙面不仅美观,更添了几分人文气息。改造后,楼房外立面既整洁统一,又保留了原有楼栋的特色,看着清爽又舒心。 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项目团队意识到,乡村的“美”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文化根基。在塘坪镇的房屋改造与设施建设工作中,团队高度重视当地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鉴于镇上传统文化亟待深入挖掘,团队多次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并与塘坪社区居委会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整合,旨在将塘坪的历史文化元素充分应用于改造升级工作。 1949年建成的塘坪红旗公社旧址,在被修缮为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项目团队除了完成基础修缮外,还融入大量展现当地文化底蕴的文字内容。如塘坪红旗公社始建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曾管辖阳东北部多地,见证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在这里,革命先辈们的奋斗故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得以生动呈现。旧址增设文化长廊供外地游客参观,曾经的废弃遗址也蜕变为红色教育展厅,让历史场景与文化内涵交相辉映。“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既保留了公社旧址的红色记忆,更串联起古色古香的许氏培远堂等文化古迹,又增添了展厅的观赏性,共同构成塘坪镇深厚文化底蕴的一部分,以便让更多人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过往。”项目党支部书记李风平介绍道。 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深茂铁路阳东段、沈海高速阳东段沿线风貌带,经整体设计规划和色彩搭配,2205栋农房已变身为美丽风景,极大提升了阳东区的整体形象。如今,镇上的房屋建筑焕然一新,商户们沿着新划的黄线整齐摆摊。这般井然的秩序,恰似泥土里悄悄萌发的新篇,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来源丨阳江矿山项目作者丨肖雅琳编辑丨贾宝澄责编丨饶南南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电化半月谈 | 聚焦企业最新动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