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一局】种好新领域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化经验”

2025-07-31 17:20:18浏览:78 来源:中铁一局   
核心摘要:种好新领域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化经验”
中铁一局2023年4月22日,新运公司首个桥墩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玉元高速特大桥18#墩浇筑完成;2024年6月1日,新运公司首个连续梁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玉元高速特大桥顺利合龙;2024年7月1日,新运公司首个隧道工程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法土山隧道顺利贯通;2024年10月18日,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玉元高速特大桥主体工程顺利完工;2024年11月19日,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首孔T梁成功架设;2025年3月28日,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仙福一号隧道开挖;2025年6月17日,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G213国道改移工程提前开通…… 大化铁路专用线是连接中老铁路化念站与玉昆、仙福两大钢铁企业的重要交通动脉,承载着降低园区物流成本的重要使命。该项目也是新运公司首个铁路全专业的“新领域”项目,从项目策划到施工建设,从制度创新到大商务管理,从首个隧道到首座桥梁,每个环节都承担着先行、先试的探索使命,承载着新运公司理清发展思路,找准细分赛道,勇于创新探索的大胆实践。 锚定多元化,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因地制宜培育新领域产业集群,既是补链强链延链的重要举措,也是谋定新赛道前瞻布局的关键“落子”。 ▲已贯通的玉元高速特大桥 2020年,随着铁路传统市场的萎缩,公司加强市场研判,把准市场脉搏,因势而变、顺势而为,紧紧抓住国家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实施的契机,在做精做专铁路市场、做大做强城轨市场、做优做细运输市场的基础上,实施“新领域”发展战略,通过开拓新领域、新市场,不断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在发展战略推进落地的征程上,公司不断探索,先后成立了城建一公司、城建二公司等“新领域”分公司;从顶层设计深抓蓝图谋划,编制了《新运公司“全新领域”业务三年(2023-2025 年)发展实施方案》,调整了“四大”主营板块,将“新领域”作为发展战略写进主营板块。逐步建立了“新领域”人才库,外引内培,不断尝试“揭榜挂帅”“赛马”“军令状”制度和方法,完善“新领域”人才梯队建设,坚定不移向新的蓝海市场要增量,把新兴领域打造成企业新增长极。 ▲已贯通的法土山隧道 通过体制机制为新领域市场“松绑”,激发了全公司“放心试、大胆闯”的热情。全体参建员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坚持以干促揽、以质取信,实现滚动经营。翻阅公司近五年来的行政工作报告,新领域发展的数据“异常抢眼”。2020年成立综合工程公司,开始向新领域进军,彼时新领域全年中标额仅为1.8亿元。2022年成立两个城市建设工程公司后,全年新领域中标额跃升至35.82亿元,此后的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大关,“新领域”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先行先试,制度创新迸发满满活力 新领域是新运公司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补充,“新领域”就要有新方案、新办法、新举措。 “对我们而言,就好比在无人区里开路,首先要建立新的‘交通规则’。”项目经理刘树公介绍说。大化铁路专用线在进场之初,就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原则,针对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管理瓶颈和制约因素,及时整章建制,完善管理机制,先后制定了《综合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等5个大项、27个分项管理的制度,为项目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奠定了制度基础。 ▲建设中的大化铁路仙福1号隧道 线下工程、桥隧施工、站房建设……对于一直从事铁路铺轨架桥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说,这些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如何将各施工专业高效整合、协同推进,确保施工过程高效管控,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项目通过构建三化、三标准的“3+3”立体管理工作模式,“上下”同力、“内外”兼修、“点面”结合,促进项目高效啮合、协调联动。 以“三化”模式,打造高效团队。项目结合“新领域”项目特点,积极推行管理工厂化、工作信息化、施工专业化管理矩阵。积极引进“现代工厂”管理模式,形成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建立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系统等9项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造现代化管理“路径”,提高管理效率。按照大化项目全专业模式,建立专业化作业队,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实现了施工流程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 以“三个标准”,推动“领题破题”。大化铁路专用线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项点散、制约因素多。项目通过建立施工现场标准、过程控制标准、队伍管理标准,确保了各项施工环节的精准对接和质量控制。特别是施工现场标准,结合集团公司“四个标准化”要求,针对不同作业环境、样板工程建设、当地民风民俗等方面,详细制定措施,有效提高现场管理效能和标准化建设水平。 ▲建设中的大化铁路化念南站 在发展中改进,在改进中发展。截至目前,大化项目已制定各类管理制度68项、作业指导书49份,形成了涵盖各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和作业体系。 攻坚克难,全力破解施工生产桎梏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但谈及大化项目进场以来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刘树公这位参加工作近40年,参与众多国家重大铁路建设项目的“老铁路”却也感触颇多。 “我们的员工基本都是从铺架项目直接转岗过来的,在铺架领域什么样的难题,我们都能解决。但在大化项目这个新领域项目,我们确实遇到许多‘新问题’,一些还特别棘手。” ▲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首孔钢混结合梁 隧道爆破施工是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后,项目面对的最为重要的重难项点。工程爆破作业是一项技术复杂、风险高、涉及多学科协同的系统工程,其难点与痛点贯穿于设计、施工、安全、环保、管理等多个环节。特别是部分爆破点临近既有线和村庄,加之项目所处位置地质环境复杂,为施工带来了诸多制约。 施工过程中,项目通过振动控制、沉降监测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动态调整爆破作业参数、装药量和掘进尺寸。同时,不断提高钻爆设计质量、钻孔定位精度,实时动态控制预留变形量,仰拱开挖采用爆破+破碎锤修正达到精确控制断面开挖效果。为了减少爆破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通过限制施工时间,降低爆破产生的振动、飞石、噪声等影响。 大化铁路专用线桥梁设计梁体有简支T梁、箱式连续梁、连续刚构梁、钢混结合梁、帽梁等多种形式,基本覆盖了国内铁路普通桥梁的全部种类。这对首次进入铁路全领域施工的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大化铁路专用线的最高桥墩高度达到87.5米,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同时,专用线两次跨越高速、两次跨越国道,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项目安全质量总监胡湘龙介绍说。 ▲玉昆钢特大桥、仙福钢特大桥施工现场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制定了周密详实的质量过程控制方案,组织技术和施工人员预先进行反复研讨和桌面推演,确保各项施工方案万无一失。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全过程盯控、全方位保障、全工艺卡控,严把工程建设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艺都做到精益求精。 “施工过程中,可以说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这就是新领域的特点。但是大家充分发扬了‘铁军’风采,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将困难逐个攻破。”站在已经贯通的法土山隧道前,刘树公深有感触。 创新为要,推动产业链提档升级 开拓新领域,是新运公司改革发展的大胆尝试,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全新探索。要在新领域的浪潮中,搏风击浪、振翅飞翔,创出一片天地来,就要牢牢抓住创新这把“金钥匙”,以产业创新,带动品牌提升。 翻开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部成立两年来的民管会工作报告,“创新”一词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无论是施工工艺的改进,还是管理模式的优化,无不体现着对创新的执着追求。 ▲项目矩形墩创新使用采用液压爬模 谈起创新,项目常务副经理倪俊波深有感触,“大化项目作为公司新领域的‘试验田’,我们把创新融入管理全过程,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更是重中之重。”倪俊波介绍说,大化铁路专用线作为全专业总承包施工,涵盖专业多,交叉施工、接口工程繁琐,各个专业质量控制点侧重不同,质量控制难度大。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针对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技术攻关和创新。 法土山隧道、玉元高速特大桥是公司首个桥隧工程,如何把首个工程打造成样板工程、创新工程? 项目与设计单位通力合作,通过对隧道拱顶加设防脱空信息化监测手段,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检测拱顶脱空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也保障了施工安全。针对桥梁高墩施工风险高,外观质量难以控制的特点,研究使用液压爬模系统,通过安全的液压爬升系统,降低了安全风险,也减少模板的重复拆装问题。 大化铁路专用线地处山区,沟壑纵横,地质环境复杂,测量工作始终是一个难点。在测量施工中,项目大范围使用无人机测绘技术,对三维地貌进行量化测绘,通过软件转化成可视三维地形,提高了测量精度,提升了测量效率。同时,利用三维网格进行原地表数据采集,为土方核算提供技术支持。采用隧道全断面扫描系统,对隧道开挖断面、二衬施工断面施工后,第一时间进行量测,为后续施工控制提供依据。 ▲化念南站综合楼 项目结合新领域施工特点,积极动员广大员工开展小改小革、QC等技术攻关,制定了墩身自动喷淋、措施筋优化研究、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等多项成果,对于项目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项目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也总结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领域施工经验和技术标准,为公司在铁路全专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精细足,大商务管理推动效益提升 大商务管理的目的是推动项目价值创造、效益提升,项目以“优揽、精管、细算、足收”为主线,实现了从“工程思维”向“商业思维”的跨越。 大化项目是新运公司区域发展、滚动经营的“硕果”,从前期项目策划,到全过程投标,以及如今的施工组织,都始终将“优”字贯穿项目全过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标属地综合市场等工程,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和经济效益。 ▲完成铺轨的玉元高速特大桥 项目不断深化大商务管理文化建设,在“精管”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商务理念。大化铁路专用线的桥墩设计种类多,墩身尺寸各不相同,导致需要采购的墩身内外模板种类增加。特别是翻模施工对低墩有较高优势,但对于高墩、变截面矩形墩,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高。如果不改变思路,仅模具一项就需要增加很大的施工成本。项目积极向设计院、行业专家请教,优化施工方案。一方面对变截面矩形墩采用液压爬模,一方面优化施工组织,提高现有模板的利用率。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高墩施工的安全性,还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优化后的模板利用方案,减少了材料浪费,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在项目高填方施工现场,二十多台拉土车轮番作业,将工程所需的土料运送至现场。 高填方段填筑层数多达200多层,最高处接近60米,土方填筑量大。据项目总工任福中介绍,高填方所需的填料,大部分来自附近仙福钢厂内的土建开挖土料。“如此大的填筑量,一开始让我们犯了难,就思考能不能和周围的挖方进行置换,对方的挖方到我们这里填方,实现双赢。经过我们走访摸排,找到了附近仙福钢特大桥开挖的土料,项目缺口的土料一下就解决了一大半,也为项目节约了成本”,说话间,任福中转头与车队负责人商量调整作业时间的事情。“晚上路上车少,拉土车能多拉几趟,虽然是个小账,但是得‘细算’。” ▲大化铁路专用线高填方施工现场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现场严格把控施工红线、严格要求分包队伍按图施工,加强技术作业交底,同时通过动态成本控制与施工作业协同,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经济成本。另外,积极推进物资集中采购,加强财务核算指导,将“足收”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当中。 打造“雁阵”,建成高素质人才队伍 “新领域版块要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产业优势,就要同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新领域人才梯队,有了人才,施工模式才能有效复制。”刘树公对于新领域人才培养信念坚定而果断。 新运公司将大化项目作为新领域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大化项目部能够感触到一股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在项目管理团队中,35岁以下的青年达到35人,占比65%,各工区总工平均年龄28岁。要建立“年轻化”的管理团队,也要让年轻干部有一副“铁肩膀”,能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大化项目通过现场培养、岗位练兵等方式,为青年员工“搭台子”“架梯子”“铺路子”。 ▲各工区间进行观摩学习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项目秉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聘请专家驻守项目,开展专业授课与集中培训。开展技术人员“上讲台”活动,让技术人员在授课交流中理清思路、激发干劲。同时,在各专业间开展标准化观摩,促进相互学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结合阶段性施工任务和现场特点,项目雷打不动地组织开展月度考试,检验员工业务学习成果,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 2024年3月,公司新领域商务人员现场研学培训班在大化项目开班,这场培训持续120天之久,创造了公司培训时长之最,参培人员将这次培训形象的称之为“一个学期”。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和专业指导老师,从路基、桥涵、隧道、房建和四电五个专业,围绕大商务管理、工程施工技术、成本管控、工程概预算、分包管理、变更索赔等内容,采用“理论授课+现场实践”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系统性的培训。而“这个学期”,也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精算量、善商务”的新领域专业人才。 ▲测量人员现场实训 在业务培养的同时,项目注重为年轻员工搭建“成长成才”的阶梯,先后考核聘用6名年轻员工进入中层管理岗位,让年轻员工有干劲,更有奔头。 党建引领 绘就红色“试验田”新画卷 走进大化项目部,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大运长虹 化雏成凤”八个大字遒劲有力。说起这八个字,项目党支部书记高博如数家珍,“大”和“化”代表大化铁路,“大运”代表新运大家庭,“大运长虹”寓意大化铁路专用线像新运公司大家庭一样,一路长虹,蒸蒸日上。“化雏成凤”寓意在大化这片新领域“试验田”,经过全体参建员工的共同努力,艰苦耕耘,新运公司新领域版块终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化雏成凤、展翅高飞。 这八个字,不仅是项目和公司新领域发展美好愿景,也是项目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部 在大化项目部驻地,随处可见别出心裁的党建文化元素,从红色标语到党员活动室,从“轨道党建”品牌展示到廉洁文化元素,从企业精神到地方特色,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在对项目部进行航拍摄影时,笔者注意到项目在驻地院子策划的别致造型。一双充满力量的双手,托举着院子中央三面迎风招展的旗帜,也托举着“中国”的企业标识。 项目成立以来,玉溪市总工会、化念镇政府等多家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到项目观摩,与玉溪市国资委及其下设的五大公司、玉溪市工业信息投资有限公司等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合活动。与地方政府、医院、消防部门党组织,联合开展消防、防洪等安全知识培训教育…… 栽下梧桐树,迎来金凤凰! 大化项目与属地党组织的高频互动,不仅因为其外在的党建文化,更因其内在的“红色密码”。项目党组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党旗在工地飘扬 党员在岗位闪光”工地党建主题活动,每年以“一次党建联建、一次党建+活动、一次标准化观摩、一次优秀党员表彰、一次廉洁进工地”五个一工程为切入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主题党日、专题党课、创岗建区、党建联建、爱心帮扶等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首隧、首桥等控制性工程现场,在破解“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党员靠前站,形成了“重难点在哪里,党员就站在哪里,攻坚克难就在哪里”的良好局面。 ▲项目党支部与驻地单位开展党建联建 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站在大化铁路专用线仙福1号隧道施工现场远眺,化念南站施工正酣,高填方现场热火朝天,仙福钢特大桥、玉昆钢特大桥桥墩拔地而起…… 两年多来,大化项目上下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争当新领域发展的“行动派”“排头兵”,敢于领跑、创先争优,最终“化圃为林”,为公司积累了一批新领域方面可推广、可复制的管理经验、施工方案、技术成果以及优秀人才。 如今,这块新领域的“试验田”里,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块“试验田”必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高产田”。 来源 / 新运公司通讯员 / 付鹏飞  陈凯  康萌萌 编辑 / 杨智友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七局郑州公司】中铁七局郑州公司第十五届工程试验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上一篇:

【中铁一局】中铁一局工匠学院成功入选陕西省总工会重点支持工匠学院名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