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International Day of Friendship
国际友谊日以匠心跨越山海用友谊共筑通途近年来中铁七局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了一大批优质惠民的海外工程
今年是第15个“国际友谊日”
让我们走进外籍员工,看看他们眼中的中铁七局
吧~一路有缘 我叫CHRISTIAN TABOUGUIA KAMGAING,中文名贾思江,今年33岁,喀麦隆人,是一名中铁七局塞内加尔分公司的员工。
2016年,我从喀麦隆雅温得大学毕业,开始步入社会。那时候,我亲眼看到“一带一路”倡议给喀麦隆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变化,
无数 有利于民生福祉的基础设施建设拔地而起,那一刻,我对中国的敬佩与向往如潮水般汹涌,心中有个声音在呐喊:我要去中国!
通过喀麦隆孔子学院,我
幸运地申请到了去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的机会。在中传翻译专业读硕士的三年间,我渐渐认识到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在硕士毕业后毅然加入中铁七局海外公司塞内加尔分公司,成为无数勇毅前行建设队伍中的一员。
在工作中,我遇到各种挑战和难题,但它们不能阻碍我前进的步伐。圣路易水塔是塞内加尔目前储水量最大的水塔,设计容量达到了3200立方,在水箱体混凝土浇筑时,我每天在30多米高的水塔上爬上爬下五六趟,但我没有丝毫情绪,心里只想着要确保支架安全万无一失,混凝土浇筑质量无可挑剔!这座巨型水塔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当地人民日常生活、农业灌溉和卫生等方面的需求,让他们的日子红火起来,这让我感到非常骄傲。
现在,我在公司的安排下来到了几内亚41公里项目,去年7月份的开工典礼上,几内亚的总理阿马杜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博凯大区的商业发展和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并为几内亚区域性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从塞内加尔城市立交桥项目,到圣路易水塔项目,再到现在的几内亚41公里项目,我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我的理想越来越坚定。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我在中铁七局这个平台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感谢中铁七局,感谢“一带一路”。
逐梦 我的名字是Mulongo Arthur Brian Waya,同事们都叫我李亚瑟,来自非洲乌干达。在我小时候,乌干达很多村镇都没有通路,也没有水电,生活极不方便。而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的祖国修建了很多道路。路通百业兴,沿途的村镇得到了发展,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我在中国地质大学留学五年。在这段时间里,随着道路工程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建设家乡的念头愈发强烈。考虑到中铁七局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卓越声誉,毕业后我毅然选择加入了中铁七局乌干达分公司。
我在中铁七局的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在学校里学的是相关专业,但理论和实操还是有很大差距。幸运的是,在张泽强先生等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的专业技术能力不断得到突破,也学会了用韧性和创造力应对各种挑战。无论是道路勘测设计,管理资源,还是监督现场操作,我一直在实践中进步。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的乌干达油区43公里道路升级项目是乌干达政府的重点工程之一。项目建成后,将为沿线居民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交通条件,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提升民生福祉。一想到道路建成后的好结果,我就浑身充满了干劲。
中铁七局给乌干达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一次我们在为乌干达老乡修路之后,一位老人冒雨在路边等了我们很多天,就为送上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感谢贵公司帮助平整了从主路到我家的道路并铺上了碎石。我会永远以贵公司为傲,铭记贵公司帮我修路,平整土地的善举。最后,我为贵公司祈祷,携手乌干达人民,共建两国友好关系。
这是一封普通的感谢信,却展现了乌干达人民对我们修路的肯定与信任,成为激励我前进的强大动力。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奋斗能为乌干达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也能为中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添砖加瓦。
我有一个愿望 我叫Ghulam Mustafa Haidari,中文名为穆斯塔法,巴基斯坦人,是中铁七局塞拉里昂地区利比里亚国别物资部副主管。
作为利比国别工作时间最长的外籍基层管理人员,在这片土地上,我见证了中铁七局从无到有、开疆拓土的壮丽历程,更深深感受到了七局人之间那种精诚合作、互信互助的温暖氛围。
作为一名物资管理人员,我始终秉持着以最少的资金为公司做最多事的理念。我入职的第一件事就是同Sethi Brother公司(当地最大的建材供应商)进行谈判磋商,我知道谈判桌上的压力是双向的,在一定条件下绝不能示弱。因为对利比里亚的大宗材料和配件供应市场了如指掌,通过精准的心理战,我掌握了谈判主导权,成功说服对方开启赊购业务。
采购的本质就是为公司拿下最划算的交易!一定要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处理油料供应业务时,我通过与Gepco Fuel油行多轮深入谈判,反复试探对方底线,精准把握诉求,将原本的赊购欠款成功谈判至之前的3倍多,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我眼中的中铁七局,不仅是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公司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尽力提供帮助。我信仰伊斯兰教,公司的员工食堂会特意为我准备清真传统食物。在中国春节期间,我与同事们一起挂灯笼,贴春联,包饺子,那场面别提多温馨啦!最让我开心的是,公司还给我们准备了暖心的节日礼包,这份家人般的情谊,让我感到非常幸福。
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带着我的家人开启一场难忘的“中国行”,去攀登雄伟壮丽的长城,去逛逛古韵悠长的故宫,去品尝琳琅满目的中国美食。除此之外,我还特别想去一次位于河南郑州的中铁七局总部,同这个崇尚“家”文化的公司合影留念,用照片将这份珍贵的情谊永远定格。
志同道合我的名字叫做Netsanet Gizaw,同事们都叫我Nani,这是一个很亲切的称呼,我很喜欢大家这么叫我,
它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2016年,我幸运地以见习材料工程师的身份,加入了中铁七局埃塞俄比亚分公司。
刚来时,心里有点忐忑,担心自己适应不了新的环境。但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照顾下,
在同吃同住、互学共进的和谐
“家”氛围中,我渐渐融入了中铁七局这个大家庭。
我参与建设的第一个项目是埃塞俄比亚
modjo-meki高速公路,它位于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中部,距离首都亚的斯亚贝巴70公里,是连通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的国际主干道。在施工一线的淬炼
中,我宛如一颗破土而出的幼苗,在专业领域不断拔节生长。我处理事务愈发娴熟,与团队协作更加紧密,和业主监理、政府部门沟通高效顺畅。随着综合素质的提升,我的工资也随之上涨,我和我的家人们过上了更加舒适和稳定的生活。
在埃塞俄比亚 modjo-meki高速公路项目的开通典礼上,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说道:“感谢中铁七局为埃塞基础设施建设所做的贡献!”
随着道路一天天建成,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
modjo-meki高速公路的重要意义。这条道路让人员、货物、服务流通更便捷,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为
沿途人民提供更优质的保障和服务。我很骄傲能参与这条道路的修建,我很自豪能成为中铁七局的一员,
我期待着能够参与建设更多的项目
。听我的中国同事们讲,在中国,四通八达的道路比比皆是,道路上车辆络绎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我相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我们这些建设者的努力,我的国家埃塞俄比亚也能拥有一条又一条康庄大道。
信息来源:中铁七局党委宣传部、海外公司
本期编辑:杨晨雨、王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