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风电近日,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接受了界面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
当下,反内卷已成为中国整个制造业的主要议题之一。上一届
风能展上,饱受“价格战”之苦的1
2家风电整机商共同签订了《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下称《自律公约》),如今已过去整整一年。
“风电行业‘反内卷’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风电整机中标价普遍回升,产业链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秦海岩认为。
秦海岩 图 其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对市场上几款主流机型的不完全统计,按不含塔筒的中标价来看,5兆瓦机组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的1157元/千瓦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700元/千瓦左右;5-6.25兆瓦机组的最低中标价从1135元/千瓦升至1400元/千瓦左右。
市场占有率最高的6.25-7.15兆瓦机组,2024年的最低中标价为960元/千瓦,且多次出现千元低价,今年上半年,最低中标价回升到了1439元/千瓦;7.15-7.7兆瓦机组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的1000元/千瓦上涨至1350元/千瓦以上。
秦海岩称,今年上半年,
各机型的中标价格已经全部高于其最低成本价,行业低价恶性竞争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风电行业针对“反内卷”做了大量工作。
在2024年11月举办的风能企业领导人座谈会上,40余家开发企业与整机企业高层参会并达成关键共识:优化招投标规则、提高技术标权重、杜绝最低价中标。
今年3月,《自律公约》相应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12家整机企业负责人签署《公约执行承诺书》。
“机制完善以来,风能专委会跟踪了近200个招标项目,向违规企业发出各类提示函共8次,有效遏制了低价竞争势头。”秦海岩表示。
同时,风电开发龙头企业正在改变招标规则,重构价值评估体系。多家企业摒弃了最低价基准模式或是将价格评标权重下调。
在秦海岩看来,整机企业积极调整策略,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头部企业主动退出超低价项目竞标,将资源聚焦于更具并网友好性、更具多场景可靠性、更高发电效率的机型,以技术溢价支撑价格回升。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