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路建】交通建设报 | “葡萄藤”串起项目群

2025-07-30 19:53:03浏览:131 来源:中交路建   
核心摘要:交通建设报 | “葡萄藤”串起项目群
中交路建细雨如丝的清晨,成都温江项目群区域中心的玻璃幕墙倒映着朦胧天色。项目群经理冉凯凯站在指挥平台前,屏幕上管网修复段进度、各项目混凝土浇筑量的数字不断更新。他身后白板上的“葡萄藤”管理图旁,红笔写着当天待办:9点前确定管网清淤方案。 温江项目群自2024年4月开工以来,从最初5个项目逐步发展为现在的23个,涵盖42栋高层住宅、7公里市政路、31公里管网修复、2所学校改扩建及植物工厂建设等多元业态。 但各个项目资源调配各自为战,设备与物料时常出现闲置与短缺并存的矛盾。为统筹数十个项目部、分包单位和供应商,解决多项目协调管理难题,项目群以党支部为统筹核心,依托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效打破项目间的壁垒,以“葡萄藤”模式破局,用数字化信息平台搭建“藤蔓”,实现了设备物资在跨项目间自由流转,更在党建融合中,催生出了多个新项目相继落地。 2024年二季度党员大会上,项目群党支部书记姜良军指出:“现在项目横跨3个街道,最远相距47公里,得把分散的项目串起来,才能更好推进项目建设。”随后,党支部牵头成立了项目群前期工作组,并下设3个专项小组,分别负责现场勘查、资源协调和技术攻坚。工作组以“葡萄藤”为灵感,构建“一处需求、全群响应”的协同管理模式,及时解决项目群的紧急问题。 7月,受连续强降雨影响运输中断,加之周边建材市场供应紧张,2个房建项目面临混凝土短缺危机。工作组连夜启动应急预案,从其中一个项目调拨900立方米混凝土,解了燃眉之急。这场危机让冉凯凯认识到:“仅靠工作组远远不够,需要一个能实时响应、处理物资设备数据的平台,作为项目管理的‘藤蔓’。” 为了打造信息化平台,姜良军带领工作组走访了全部项目,记录起重设备的作业时长与维护周期、塔吊运行轨迹等核心设备数据,同步掌握钢筋加工机械、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物料消耗速率,绘制出项目资源热力图。历时30天,他们将58套设备、96万方物料信息全部上传云系统。同时,基于现场采集的1.2万条数据,结合信息化平台,工作组初步实现了对跨项目间的动态管理。 然而,平台刚上线便遇到了智能调度缺失问题。3台汽车吊因跨项目抢工发生调度冲突,植物工厂钢结构吊装与另一项目防汛屋面施工工期冲突。工作组意识到,平台虽能管理设备物料台账,但决策仍依赖人工经验,亟需突破技术局限。 冉凯凯带领工作组为58台设备加装了定位与传感器,采集动态数据,构建起多维度调度模型。改造后的信息化平台升级为指挥平台,可自动生成调配方案,将跨项目调度效率提升超30%,“葡萄藤”管理正式迈入智能驱动阶段。 随着“葡萄藤”管理模式的不断深入,2025年初,项目群党支部构建了“1个支部+3个片区+N个项目节点”的管理体系。该体系让每个项目既保持独立运作,又能通过党组织实现资源互通。支部统筹调配片区资源池的物资和技术力量,当重达57吨的钢结构在平台的监控下精准就位,工期提前了2个月,项目群的“葡萄藤”管理优势得以显现。 如今,温江项目群的“葡萄新枝”还在萌发。自首个项目落地以来,已以点带面开发了22个项目。多个项目收到业主表扬信,并获评成都市绿色标杆工地等荣誉。 来源“中国交建”微信公众号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路建】中交路建党委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