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要持续盯住“七个有之”问题,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坚决打击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坚决防止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向政治领域渗透。
——2024年1月8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开栏的话 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微利生存已成市场常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项目精细化管理理念,协同推进创效与创誉,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集团公司官微开设“全面精细化管理”专栏,聚焦公司治理全流程和项目管理全周期,结合集团正在推进的期效激励、临建建管协同、安全网格化、数智化转型、改革深化提升、品牌引领等重点工作,集中展示各单位、项目建设团队深入践行项目精细化管理理念,持续深挖价值创造潜能,精耕细作,推动降本增效落实处、见实效的特色做法和工作思路,在全集团形成推广价值和引领示范作用。
本期推送的是三公司《精耕细作“管理田” 项目质效“节节高”》。
桩机起落、塔吊林立、焊花闪烁、罐车穿梭……中铁十二局三公司北沿江高铁项目施工现场,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模板吊装等作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项目建设团队以“成本管控”为核心,通过强化“过程控制”,在集约化管理、数智化建造、安全管理等方面探索出创誉创效“金点子”,项目部连续3个月产值超2亿元,在项目精细化管理进程中走出一条“新路子”。
“集约管理”释放发展动能
23联连续梁合龙22联、小里程架梁全部完成、2025年完成产值超8亿元……中铁十二局承建的北沿江高铁项目管段全长30.58公里,战线长、体量大,如何做到“精细管理提质效”?项目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大项目建设,必须坚持‘集约管理’,并做到‘均衡、有序、高效、紧凑、规范’。”
北沿江高铁建设现场按照集约化管理思路,项目部
将三个分部统一管理,避免了“各自为政”,实现“一个脑袋”指挥多个终端。施工生产方面,结合各分部节点工期和施工计划,
统一部署和调配人、材、机等资源,全力确保节点目标
如期完成;在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等招标环节上,坚持“
大物资集采 ”策略,及时准确研判市场,以量的优势获取更大议价空间,“锁住”价格区间最低点,确保物资采购质优价廉;在物资设备利用率方面,加强模板、拌和站、钢筋加工厂等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有效调剂、互为补充。
跨盐靖高速公路连续梁
没有执行,再好的战略也是空中楼阁。为调动全体参建人员的积极性,项目部通过推行“期效激励”
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以责任包保的形式开展经济分析梳理,开展政策宣讲,监督运行推进和认购工作,实现项目
期权认购率100%。在 制度的有效加持下,北沿江高铁多个工点同步推进,现场昼夜两班倒、人歇机不停,机器以“饱和式”状态运转,物资供应链“后备力量”充足,施工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标准化桥面系施工 对“快”的追求孜孜不倦,在“标准化”施工上,项目建设团队针对管段内连续梁较多的现状,组织桥梁专家制定并印发了《连续梁标准化建设及管理实施细则》,从挂篮、模板、梯笼、安全防护、临时用电、工艺工装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研讨总结,形成标准化施工手册;在桥面系防撞墙施工过程中,创新采用无拉杆模板、防护墙护角工装、滴灌养护装置等工装,从模板的安装加固、混凝土浇筑、养护到成品保护,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标准化工艺流程,在建设单位质量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智能建造赋能提质增效
走进北沿江高铁小型构件厂,除了一条长长的生产线几乎看不到作业工人。“北沿江高铁线路长,所需小型构件种类、型号较多,人工生产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人为失误,给工程建设带来损失。”项目总工程师说。
智能化小型构件厂 为有效控制工程建设中的成本损耗,项目部瞄准“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建设智能化小型构件厂,通过深入调研、多方考察,打造“智能预制构件生产线”,
可同时承担北沿江高铁项目15种型号的小型构件预制生产,较传统构件预制生产相比,生产效率可提高50%至60%,且质量远优于人工预制。
该构件厂由模台自动流转输送系统、数控自动布料系统、智能化振捣系统、智能养护室、生产线集中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融合智能制造、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故障预测等先进制造管控系统,仅需10人即可实现小型构件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实现了智能化减人的目标。
智慧梁场总控中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项目建设团队以数字化管理平台为抓手,利用信息化集成技术,打造智慧梁场总控中心,
通过智慧数字平台对箱梁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掌控,可一键生成预制、架设计划、生产智能排产、可视化找梁以及数据全过程追溯,同时对存在偏差及时纠偏,极大提高了梁场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了从“结果管理”到“过程控制”的转变
。 同时,还以BIM技术为核心,构建仿真模型,直观配置梁场各功能区,实时记录工序数据,合理分配生产任务,实现各工序间的无缝衔接,最快每天可生产4榀箱梁,施工效率显著提升。
党建联防筑牢安全屏障
安全风险始终是制约项目大干快干的关键因素,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不是单岗位的“独角戏”,而是全过程的“责任矩阵”。
项目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倾力构建“
全员履责”安全生产格局,项目部领导班子对重大风险工点实行“挂牌督办”,
通过不定期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将“关键少数”示范作用与“绝大多数”的责任意识同频共振,实现安全管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担当”的质变。
同时,为杜绝网格员“隔靴搔痒”和“蜻蜓点水”式的履职,项目部借助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现场盯控、远程监管,
彻底打通安全管控的“最后一公里”。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此外,他们还对危大工程方案实施“专家多审”,对特种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建档”,对全体作业人员开展“全方位安全培训”,对安全员和网格员定期开展考核,做到安全责任链条环环紧扣,为安全生产筑牢坚实根基。
以安全管控为切入点,该项目部党支部在破解党建与施工生产“双线行驶”的困境上作出了新探索。他们积极引导项目全体党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设置了多个党员安全生产责任区,创新实施党员包保与安全穿透式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通过教育培训、巡查互检、现场讲堂等形式,将安全管理理念深度融入党员教育,安全管控纳入党员考核体系,推进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常态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项目施工生产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和施工生产深度融合。
安全网格员现场检查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项目建设面临运营成本透明化与生产投入不断增长的双重挑战,精细化管理已然成为打胜仗的不二法门。北沿江高铁项目建设团队将不断深度探索精细化管理举措,认真践行“选择十二局就是选择放心”的服务理念,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为沿江通道加速形成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素材来源:三公司 编 辑:田 宇 李晓晖
审 核:郭俊江 车 凯
执行总编:周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