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四局五公司】【安全卫士】熊涛:争当安全排头兵

2025-10-21 01:56:41浏览:158 来源:中铁四局五公司   
核心摘要:【安全卫士】熊涛:争当安全排头兵
中铁四局五公司编者按 安全,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安全的“守护者”,他们以责任为盾,以专业为矛,日夜坚守,为公司平稳发展与管理提升筑起了最坚固的防线。 为树立榜样、总结经验,凝聚全员安全合力,公司特推出【安全卫士】专栏,陆续展示各项目先进代表的优秀事迹。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感受这份坚守的力量,共同筑牢公司安全发展的根基。 本期推出的是,公司狮子洋通道T13标项目试验室主任熊涛 的先进事迹。 熊涛,现任公司狮子洋通道T13标项目试验室主任。入职8年来,他始终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在工程试验检测与安全风险防控领域深耕细作,用专业与坚守筑牢施工安全防线,连续两届荣获局青工技能大赛“青年技术标兵”荣誉。 以勤筑基八年深耕筑牢安全硬本领 2017年,初出茅庐的熊涛背着工具包走进韶新高速项目部时,粤北生态发展区的复杂环境给项目安全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地形陡峭导致物料运输易发生倾覆风险,夏季地表超50℃的高温不仅威胁作业人员健康,更可能引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结构安全隐患。前辈的叮嘱“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连着安全,稍有疏忽就可能出大事”,让他深刻意识到试验检测对安全防控的关键作用。 公司参建的韶新高速公路开通运营 “为山者必固其基,护安者必尽其责”。他带领试验团队从基础安全检测做起,将钢筋力学性能、砂石料级配稳定性、混凝土抗裂性等试验与安全风险防控深度绑定,半年多时间完成近3000组安全相关试验数据采集,精准识别并消除7批次进场原材料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破解高温、陡坡环境下的施工难题奠定基础。 熊涛在办公室钻研业务知识 熊涛深知“安全技术无止境,学习一刻不能停”。在韶新高速的四年里,他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安全标准》与试验规程并重,系统钻研水泥、集料、钢筋等8项试验项目中67个与安全相关的检测技术,吃透“试验数据如何支撑安全决策”的核心逻辑。2022年,他考取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职业资格证书,完成从“试验新手”到“技术骨干”的蜕变。 攻坚克难技术创新织密施工安全网 狮子洋通道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全长约35公里,项目定位为“多层复合公路通道的示范工程、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工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工程、世界悬索桥技术的里程碑工程”。项目共需预制8032片箱梁和5604片桥面板——如此大规模的预制构件生产,从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到构件运输,每一步都精准把控。“要让每一片梁既‘内实外美’,更‘安全可靠’,必须靠技术创新堵上所有安全漏洞”,熊涛的话掷地有声。 狮子洋通道T13标智慧梁厂航拍 以熊涛为骨干的技术团队,将“机械化、自动化”作为降低人员安全风险的核心方向, 采用振动拌合技术提升混凝土拌合质量;采用上行式鱼雷罐自动运输提升布料自动化水平;采用底模+侧模双层自动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性;采用智能蒸汽养生和雾化养生相结合,实现温湿度场可视化主动控制。 这套技术方案不仅大大提升了混凝土拌合、浇筑、养生精细化水平,更为行业首条柔性环形生产线提供重要安全保障。 项目钢筋骨架自动化成型生产线实现钢筋自动绑扎 项目初期,预制梁曾出现“粘模+气泡”问题——若强行脱模,可能导致梁体破损及模板坠落伤人事故。熊涛带领团队从安全角度溯源,严控原材料质量指标,严格脱模剂粘度标准,规范模板清理打磨操作流程,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延长搅拌时间。最终,“镜面梁”顺利脱模,既保障了构件安全,也消除了脱模环节的人员安全风险。两年来,熊涛累计审核安全检测报告超2000份,纠正10余次材料不合格问题,确保项目预制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始终保持98%以上,从试验检测端为工程安全筑牢“防火墙”。 使命在肩严抓细管守牢安全底线 “试验检测是工程安全的‘眼睛’,数据不准、管理不严,安全就无从谈起”。熊涛始终将试验检测的“安全性”放在首位,从细节处守护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在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工作中,他聚焦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从当地原材料特性入手,结合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反复调整参数,最终提出“单掺矿粉”方案,即在C50混凝土中掺加20%矿粉,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保证早期强度,并大幅节约成本超260万元。 熊涛对进场河砂取样检测 压浆工艺是预制梁安全的“关键一环”——孔道不密实会导致梁体应力集中,可能引发断裂事故。熊涛制定“压浆安全管控流程”,通过检测压浆材料的泌水率、流动度等性能指标,再明确压浆压力、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同时安排专人全程监控。此外,他还根据不同季节制定差异化养护安全方案,有效控制裂缝产生,保障了生产进度与安全质量的双赢。 狮子洋通道T13标项目首片预制箱梁顺利浇筑 2025年4月,项目面临广东省质检站安全监督检查——这是对工程安全水平的“大考”。熊涛牵头备战,白天带领团队对预制梁进行安全指标检测,确保每一处结构物的安全数据“心中有数”;晚上整理试验检测台账、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培训记录等内业资料;并对照检查表,逐一核对,对预制场内存放的原材料进行梳理,包括报告,每种材料的堆码及每种材料的检测数据都了然于胸。他要求“每一份安全报告都要数据可追溯、结论够明确,绝不能给安全留‘模糊地带’”。在连续一周的全面自查后,项目顺利通过检查,其试验检测管理体系获检查组高度认可。 薪火相传梯队建设夯实全员安全基础 “试验检测工作的最重要一环,是孜孜不倦的高水平试验检测人员。”狮子洋通道项目部试验室新员工多、安全经验薄弱,熊涛从“标准化、系统化”入手,推动安全人才培养。 熊涛进行梁体钢筋保护层检测 他主导编制《中铁四局狮子洋通道T13标试验室建设标准化手册》,涵盖7大功能分区规划、12类仪器设备的安全标定规程、18项安全管理制度。其中,“模块化”试验室布局方案不仅提升40%空间利用率,更通过“安全距离隔离”减少交叉作业安全风险。对新入职试验员,熊涛推行“理论实践双提升”培训,系统讲解《试验检测人员操作手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手把手教安全操作、数据安全分析,还利用“安全夜校”“轮岗实践”“安全技能比武”等平台强化团队能力,定期组织内部技术培训和交流,分享经验,剖析案例,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试验员李威在业主“试验比武”中获二等奖,试验团队多次在业主检测评比中名列前茅。 熊涛对新员工进行业务指导 “进了试验门,就要把安全刻在心里、落在手上”,这是熊涛常对团队说的话。他以身作则,每次深入现场都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遇到不规范操作立即纠正;从不吝啬分享安全经验,帮助年轻同事快速掌握安全技能。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团队,逐渐成长为保障工程安全的“中坚力量”。 试验室虽小,却是工程建设的“前沿阵地”。八年来,熊涛用坚守与专业,诠释了新时代基建人的“工匠精神”。如今,他仍带领团队以科技创新为笔,在柔性智慧梁厂的建设中,继续书写中国建造的“安全答卷”。 监       制 丨陈昌国审       核 丨王永飞 图文编辑丨徐莉 邓飘 谢湖微主办单位丨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一重工】王树芬、周农在长沙调研三一集团

上一篇:

【中铁四局五公司】快速响应!公司全力投入抢险救灾第一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