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机械工程| CranesChina▼ 7月22日,塔里木盆地戈壁滩上,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聚丙烯装置完成标志性节点——重达224吨的产品净化仓上部钢结构第三模块精准就位。
核心装备2000吨履带吊历经9天5小时(221小时)连续作业,一次性完成8台大型设备吊装任务,较同类装置原纪录大幅提前。
此次模块化建设与一体化吊装的成功实践,为中石油国产化聚丙烯工艺包应用提供了高效范本。
7月22日,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现场,重达224吨的产品净化仓上部钢结构第三模块在高温戈壁中精准安装到位。这标志着
聚丙烯装置“一体化八大吊”工程历时仅9天5小时(221小时) 圆满收官,刷新国内同类装置建设速度纪录。
据了解,本次吊装工程自7月13日启动,采用
2000吨级履带吊主力装备,依次完成高压排放罐、低压排放罐、环管反应器、净化料仓等8台核心设备的高空安装。
分别于:7月13日,高压排放罐、低压排放罐安装
就位;14日,产品净化仓安装就位;16日,第二环管反应器安装就位;17日,第一环管反应器安装就位;19日,气相反应框架模块1安装就位;21日,气相反应框架模块2安装就位;22日,气相反应框架模块3安装就位,3个气相反应框架模块安装后框架总高67.7米。10天8吊的大型设备和结构框架
总重量达1833吨,过程中仅进行一次吊车移位,大幅提升
了吊装效率。此外,为克服聚丙烯装置施工场地狭小困难,该项目部统筹现场布局
,将气相反应框架分解为三个模块组装,动态优化作业方案,采用空间占满、时间连续的作业模式,
高峰期每天安排4台板车倒运材料,9台吊车、14台升降车协同开展吊装组对作业
,合理安排作业组每天24小时倒班施工,经过近3
3天的鏖战,3个气相反应框架模块组装完成,同步完成了框架内16台设备的安装施工任务。
3个气相反应框架模块安装要像搭积木一样层层搭起,
8根模块立柱的精准对接。面对
单重200余吨的单体模块且需要跨越多个设备吊装,项目团队继续
采用2000吨履带吊主吊“直接提升法”整体吊装就位的方式,利用软件建模确定重心位置,合理设置吊点,确保钩头与重心在一条垂线上,
通过“八点受力平衡吊装法”
,成功破解大跨度模块吊装重心偏心难题,
确保每个模块对接点及高空安装精度误差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
。 模块化建设与全专业协同成为突破关键。项目方独山子石化联合施工单位吉林化建,创新采用工厂化预制策略:两套环管反应器模块、三个钢结构模块均实现30天快速拼装成型,显著降低高空作业风险。“传统需3个月的安装量,现压缩至1个月完成”,现场负责人指出。
2000吨履带吊通过科学规划移位路线,实现单次站位完成全部8次吊装,较其此前保持的15天“八大吊”纪录效率提升超35%。
作为中石油国产化聚丙烯工艺包首次工程应用,该项目践行“六化实践引领工程”理念,通过
工厂预制深度达85%、模块化集成率提升40%
等举措,在塔里木戈壁构建起高效建设范式。项目团队
历经一年专项策划,数十次优化吊装方案,
最终以221小时的钢铁速度,为中国石油高端化工装备自主化进程标注新坐标。
整理发布 | 编辑 | 之然 城希资讯来源 | 吉林化建、独山子在线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