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城轨公司7月24日,随着“中铁936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由中铁一局承建的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土建工程本岛段J11-J12盾构区间顺利始发。这一重要节点的突破,标志着该项目本岛段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为项目整体推进按下了“加速键”。
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工程是厦门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起于海沧区嵩屿电厂,穿越厦门西海域,终至本岛厦禾变电站,线路全长约6.1公里。工程全线分为海沧段、海域段和本岛段三部分,综合采用顶管、盾构等多种工法施工。隧道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敷设2回220kV高压电缆线路和1根DN1600的清水管道,是厦门继电力进岛第二通道后的第三条电力能源大动脉。
此次始发的J11至J12盾构区间位于厦门本岛核心区域,是本岛段的首发盾构区间。作为始发井的J11工作井长度仅有15米,而用于掘进的盾构机总长达165米,常规的整体吊装下井和始发方式无法实施。为此,项目团队经过周密论证,创新提出“分段组装、精准对接、动态调整”等分体始发关键技术方案,即将盾构机分解为多个部分,在狭小空间内分段吊装、组装调试,待掘进一段距离后,再将后配套等部分吊入井下连接,最终完成整机合龙。该方案以极高的技术精度要求,有效克服了场地狭小的限制。
为确保此次顺利始发,项目团队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技术核心,组建专项攻关小组,深度梳理公司过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经过多次内部方案研讨及专家论证优化,最终形成一套科学、高效、安全的可行性方案。该方案顺利通过了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的现场检查及始发前条件核查,为盾构的安全、顺利始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替代原有的跨海架空电力线路,极大提升厦门本岛的供电可靠性,并开辟一条新的进岛清水通道,增强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韧性。此外,项目的实施还将释放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为厦门国际邮轮母港的发展扫除高度限制,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景观、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编审丨城宣供稿丨潘海生 马航旭来源丨厦门电力隧道项目【往期推荐】从“七里岗速度”到“极限穿越”——中铁一局南昌、宜春涉铁项目高质量建设纪实
青春逐梦 不负韶华丨2025年新员工入职培训开班
以岁月涓流积蓄滚滚波涛——记上海嘉闵线17标项目副经理任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