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讯网近日,国家“两重”建设重大水利工程——黄茅峡水库工程在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镇正式启动实施。作为连江干流上的首座控制性防洪工程,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广东省在完善流域防洪体系、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对强化广东北江防洪体系、提高当地水安全保障水平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黄茅峡水库工程估算总投资达135亿元,为Ⅱ等大(2)型水利工程。其核心工程任务以防洪为主,同时结合航运需求,并兼顾灌溉、发电等多重综合利用功能,旨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
在防洪方面,工程建成后将显著完善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它将极大地缓解广州、佛山、清远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防洪压力,有效降低洪水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该工程还能减少下游飞来峡水库区内临时滞洪区的启用几率,优化流域洪水调度能力,提升整体防洪减灾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航运效益同样备受瞩目。黄茅峡水库工程将同步建设Ⅳ级航道体系,这一举措将把500吨级船舶的通航能力直接延伸至连江腹地。此举不仅将彻底改善连江长期以来的通航条件,显著提升水运物流效率,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更将有力促进区域间物资的顺畅流通与经济文化交流,为连江流域经济带的崛起注入新的活力。
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黄茅峡水库将为连江英德灌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有效提高灌溉供水保证率,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发电方面,黄茅峡水库将积极打造“绿色能源”基地,预计工程建成后年均可输出1亿多千瓦时的绿色电能。这不仅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支持,还有助于优化广东省的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黄茅峡水库工程在规划与建设中,创新性地将工程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抬田技术,通过科学抬高农田高程,在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同时,大量减少了征地面积,不仅大幅节约了土地征收成本,更有力地推动了库区周边耕地的连片规模化经营,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了工程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此外,黄茅峡水库工程还被纳入水利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通过公募REITs的形式,该工程将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这不仅是拓宽水利建设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的有益探索,也为盘活存量水利资产、提高运营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新路径,对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黄茅峡水库工程的启动实施,是广东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随着工程的稳步推进,一座集防洪、航运、灌溉、发电于一体的现代化水利枢纽将在北江流域崛起,为守护一方安澜、滋润万亩良田、驱动绿色发展、造福沿线百姓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