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四局】古韵廉理| 广东广州·贪泉碑

2025-07-26 20:46:14浏览:189 来源:中铁四局   
核心摘要:古韵廉理?| 广东广州·贪泉碑
中铁四局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局纪委、局党委宣传部联合开设了《古韵廉理》专栏,重温古韵,弘扬廉理,回首古代廉洁故事,弘扬廉洁 文化中蕴含的宝贵思想和文化内涵,让干部职工通过一个个廉洁明镜端正衣冠、坚定初心;透过一个个道理哲理启迪思想、观照现实,在重温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中,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营造新时代崇廉拒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戒石铭碑作为古代吏治文明的醒世坐标,巍然矗立,“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八字如晨钟暮鼓,凝练着“吏治之魂在清,为官之本在廉”的治政精髓。它不仅是一方斑驳石壁,更是一面照鉴古今的“正身明镜”,警示来者:执权守责,当以公心立世、以清流涤荡浊尘。 广东广州·贪泉碑相传广州西郊石门有一口“贪泉”,凡饮用此泉水者,就会萌发无餍的贪欲,变得财迷心窍。东晋元兴初年( 402—404),吴隐之赴任广州刺史,途经石门时,觉得饮贪泉水便起贪心乃无稽之谈,慨然饮之,并留《酌贪泉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纵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广州任上生活俭朴,任满北归时行囊无多余资产。后人追慕其廉洁,便在贪泉建碑,以警贪官污吏。贪泉碑 原碑在五代十国时期,因割据广州地区的南汉统治者不喜 “贪泉”之名,被人运石填埋。现存的贪泉碑是明朝万历二十二年( 1594)时任郡右布政使李凤等人重新树立的。 1963年,该碑被移存到越秀山上的广州博物馆门前碑廊。 廉洁启示“贪泉”使人贪,不过是贪者的一种借口而已。 吴隐之酌贪泉的举动,非为证明清泉有毒,而是以 “终当不易心”的绝然自信,昭示清廉定力源于心志坚如磐石 ,纵使身临物欲漩涡中心,只要本心如砥柱中流,外物终不能移。 近年来,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 ”的决心和勇气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但是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外部诱惑和围猎仍然高发 ,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依然普遍存在 ,在此情形下,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时刻警惕在物资采购、劳务招标、资金拨付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中,管理服务对象的围猎、诱惑, 不能有“查不到我”的侥幸、“偶尔破例”的放纵 ,而要以 “纵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的清醒与定力,自觉加强思想淬炼,常扫思想灰尘、常敲自省警钟;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 陷阱中保持警醒,对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礼品坚决说 “不”,在商务往来中保持“清亲”距离,防止“人情陷阱”演变为“权力围猎” ;要以 “刀刃向内”的勇气坚守底线,在思想上自省、在行动上自律、在监督上自觉、在作风上自励,方能在权力与诱惑的考验中交出合格答卷。 更多精彩图片,欢迎您的投稿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影像四局”(影像数据库) 进行投稿http://crec4.vcgvip.com/ -END-监制:路辉  审核:宋恒 康宁 朱旭统筹:宋恒  校审:文良诚实习编辑:黄浩然(南京分公司) 来源:局纪委 南京分公司纪委 主办:中国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文化传媒中心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四局】每周图说 | 多图速览中铁四局这些精彩瞬间(07.14-07.20)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