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七月流火全国各地处处热浪翻滚
面对这场酷暑“烤”验
中铁七局早已备好“降温良方”
科学管理、多方努力建设者们正火力满格用坚守“汗”卫工程进度
连日来,高温天气持续“烤验”着通甬高铁项目的建设一线。为保障施工人员身体健康与项目进度,通甬高铁项目部精准施策,打出防暑降温“组合拳”,在炎炎烈日下为建设者撑起“清凉保护伞”。
“跨沪昆高速连续刚构拱是我们标段'最难啃的硬骨头',集高难度、高风险、长周期于一身,沪昆高速日均断面车流量多达10万辆,施工需在不中断沪昆高速通行的条件下完成。”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当前,通甬高铁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跨沪昆高速连续刚构拱103号墩承台已全部浇筑完成。
在项目施工沿线,八个防暑降温亭成为施工人员的“补给站”。每天,项目部都会准时配送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饮品,让挥汗如雨的工人随时能喝上一口清凉。同时定期补充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为工人健康保驾护航。针对高温天气,项目部还灵活调整施工时间,实行错峰上班制度,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既保障了施工安全,又提升了作业效率。
高温不降干劲,热浪难阻进度。通甬高铁项目部以贴心举措筑牢防暑防线,全体建设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坚守岗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早日打通这条连接区域的重要交通动脉。
“往后来点,再来点……”上午10时许,位于秀洲区王店镇黄家埭附近的中铁七局通苏嘉甬项目建设现场,钢筋班组长贾中华正一手拿着图纸,一边指挥着吊车把成捆的钢筋转运到基坑之下。
他的“角色”,就是钢筋的“调度师”。
当天,嘉兴体感温度达到40摄氏度。站在项目103号墩基坑旁的地面上,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与施工现场一栏之隔的G60沪昆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正呼啸而过。
贾中华建设的是通苏嘉甬高铁海盐特大桥。桥面上跨G60沪昆高速公路,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难,是所在标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采用双层结构的主墩承台,更是工程的重中之重。
当重要的建设任务遇上炎热的夏日,贾中华在“炙烤”中汗珠密布,黄色安全帽下的头发也因被汗水浸湿而打绺。
“每一捆钢筋,它的参数都是不同的。直径、长度、根数、位置,都是固定的,不能有一点差错!”贾中华说着,打开了手中的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21种钢筋的数值。
每一天,贾中华都要带着班组里30位工人绑扎100吨钢筋。
为迎战高温天气,项目部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户外施工作业,同时建设休息驿站,配备冰柜、冷饮,熬制绿豆汤,并为职工发放藿香正气液、仁丹、十滴水等防暑降温药品。场站边上的遮阳棚架,深基坑旁的通风机呼呼转动……项目部的“清凉驿站”,空调、冰柜、防暑药品一应俱全。整个标段1200余名工友,都可以在附近的“清凉驿站”避暑降温。
截至目前,中铁七局通甬高铁站前Ⅸ标陆路段,桩基、承台、墩身、梁部建设已全面展开,钻孔桩基础即将全面完工,主要工期节点和关键线路有序推进,总体进度可控。
七月流火,全国多地气象台接连拉响红色高温警报,创纪录的热浪席卷大江南北。在武汉火炉般的炙烤中,合武高铁项目正与40℃的烈日展开一场无声的攻坚战。
目前,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合武高铁塘埠口滠水特大桥正在进行紧张施工。其中,当下正紧张作业的前川线路所231#-234#墩道岔连续梁,桥梁结构为3×32m四线变三线道岔连续梁,高度3.05米,宽度18~21米,整体桥梁重量约5299吨,是本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连日来的高温,给一线建设者们带来较大“烤”验。
在19米高的234号墩钢筋安装平台处,钢筋工陈师傅和他的工友们正踩在炙热的钢筋架上,敏捷地在钢筋网格间移动、俯身,手中的扎钩和铁丝翻飞,精准地完成着每天近千个钢筋的绑扎任务。“咱们这环活儿一慢,后头所有工序都得等着,链条不能在我们这儿断了!”陈师傅摘下手套休息了片刻,又加入繁忙的工序中。
据了解,中铁七局合武高铁5标一分部坚持领导现场带班,积极实施错峰作业,工地现场白班从清晨7点到11点、下午5点至9点,正午期间避高温不施工,全面保障工人作业安全。同时,项目部为施工现场提供了足量冰块,放至工人休息区、不影响作业的区域,供工人进行物理降温;员工休息区设置了风扇、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供作业人员随吃随取;作业期间,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为作业人员发放冰棒、冰糕等物品,供工人师傅解暑降温。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武高铁的建成将大幅缩短武汉至合肥的时空距离,形成长三角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小时经济圈,对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合武高铁塘埠口摄水特大桥已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合武高铁跨汉十刚构连续梁施工现场,各工点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施工进度,工人们顶着烈日与时间赛跑。当前475
#墩0号块托架预压堆载顺利完成
,476#墩6号块、477#墩7号块、478#墩3号块均已按计划完成施工,一座座连续梁拔地而起,在灼灼烈日下将大地的坚实与天空的辽阔紧紧相连。
大里程挂篮轨道上,老李正弓着腰,用扳手一寸寸拧紧精轧螺纹钢。“咔、咔”的金属咬合声里,他喘着粗气,汗珠子顺着安全帽带往下淌,滴在晒得发白的钢梁上,“滋”地冒起一缕白烟。“给,冰镇盐汽水!”安全员老周拎着降温袋挨个分发,他们接过饮料喝两口后又匆匆返回岗位。不远处,467#承台正在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冒着热气,和着汗水泥浆,在振捣棒“嗡嗡”的震动声中一点点填满模板。“往左挪点!”“再来一车!”“都盯紧了,这天气混凝土干得快,必须一次成型!”
当前,项目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进展顺利:桩基已完成96%,承台完成93%,墩身完成88%。临空北路、横店大道及跨汉十连续梁施工均已过半。道岔连续梁第一联支架正在搭设,第四联道岔连续梁已启动施工。在全力推进施工生产的同时,面对持续高温,项目部将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措施: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现场配备足量藿香正气水、盐汽水等防暑物资,并设置多个休息区供工人轮换休整。安全员加大巡查频次,实时监测作业人员状态,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进度两不误。
连日高温,苏中地区热浪翻腾,位于扬州的宁盐高速高邮湖特大桥现场施工正酣。
骄阳炙烤着大地,大桥施工现场一片忙碌,塔吊来会摆动,机械车辆沿着钢栈桥来回穿梭,电焊声、敲击声、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夏日奋斗进行曲。
面对夏季高温“烤”验,宁盐高速扬州段项目部提前制定详细施工组织计划,优化作业时间及流程,在施工区域配备大型风扇、安装喷淋降温系统,在每个施工工点建立了“工友驿站、舒心驿站”。工人们可以在驿站里面纳凉、饮水、休息,驿站里配备有绿豆汤、西瓜、冰箱、饮水机及藿香正气水、急救药品等生活用品设施设备。项目部还组织开展高温应急演练,联合属地工会开展“清凉一下 平安度夏”慰问、专项培训,为一线工人送去防暑降温物品的同时又开展中暑识别、急救知识普及讲座。
截至目前,中铁七局宁盐高速扬州5标项目桩基、承台、墩身、盖梁等桥梁下部结构即将全面完工,已完成墩身2597个,盖梁878个,制梁5121片,架梁1793片,现浇箱梁及高邮湖特大桥悬浇梁正在施工中,路基土石方施工已完成60%,主要工期节点和关键线路按照计划有序推进,总体进度可控。
郑州市农业路西三环到西四环快速化工程施工现场,目前正在进行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施工工人在各自点位上紧张地忙碌着,现场一派繁忙施工景象。
“天这么热,衣服湿透是常事,根本躲不开。”施工工人申江坤说,“我们这涉铁工程得赶进度,就是为了汛期来临时,能尽量减少对铁路的影响。所以哪怕天再热,活儿也不能松劲儿,我们都扛得住。”说着,他和工友毛勇晓正头戴防护帽,一前一后扛着建筑材料。汗水顺着两人黝黑的脸颊不住往下淌,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仿佛能拧出水来。他们时不时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匆匆擦去脸上的汗珠。
为切实应对持续高温天气,项目部迅速优化防暑降温举措:对接触网附近、铁路既有线旁等高危涉铁作业实施高温时段双人监护,一人作业一人实时观察铁路动态及作业人员状态;涉铁关键工序施工前提前与铁路部门沟通确认作业窗口期,优先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进行;在施工现场搭建凉棚,并备足矿泉水、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绿豆水等防暑物品,随时为工人补充水分和能量,保障大家有更充分的休息,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施工。此外,定期对涉铁作业人员开展防暑降温与铁路安全双培训,明确高温环境下铁路安全操作规范及中暑急救流程,确保施工安全与铁路运营秩序双保障。
盛夏七月,烈日炙烤着陇海铁路线。在K822+351和K823+125两处隧道接长明洞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与酷暑展开一场特殊的“天窗”争夺战。作为中铁七局参建的应急抢险项目,这项总长113米的明洞工程不仅肩负着提升铁路抗灾防御能力的重任,更面临着营业线施工的“三高一大”挑战——安全风险高、技术难度高、质量要求高、施工干扰大。
“我们的施工天窗期正好卡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钢轨温度能突破60℃。”项目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此次要点顺利实施,项目部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暑保障网:所有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健康筛查和高温作业专项培训;现场配备的空调集装箱房、现熬凉茶和两台装满冰镇饮品、水果、雪糕的冰箱组成移动“避暑驿站”;智能温湿度监测仪实时预警,救护车全程待命,构建起“监测—防护—应急”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技术员张工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正全神贯注地校准钢波纹板吊装定位。“钢模板晒得烫手,但我们测量误差必须控制在标准内。”像他这样的建设者现场有近百名,每个人都在与高温和时间双重赛跑。
据悉,近年来,因极端天气频繁,地质活动愈发活跃,增设明洞工程迫在眉睫。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抵御山体滑坡、落石等地质灾害,显著提升这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系数,对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刻,建设者们用汗水浇筑的不仅是113米的混凝土明洞,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钢铁屏障。在热浪蒸腾的陇海线上,一曲战高温、保进度的劳动赞歌正随着绵延的钢轨铿锵奏响。
热浪炙烤大地,汗水浸透衣衫。连日以来在无锡市高温的“烤”验下,中铁七局锡太高速公路项目一线的建设者们正用汗水诠释着坚守的意义。安全帽下,是被汗水浸透的衣衫;黝黑的脸庞上,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砸在滚烫的钢筋或水泥地上。他们没有因为高温停下手中的工作,每一次精准测量、每一次认真点焊、每一回俯身检查,都是他们用责任对抗高温的勋章,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对职责的敬畏,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对项目的担当。不惧骄阳,无畏热浪,他们用高温下的坚守书写滚烫的敬业篇章。
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免正午高温时段作业。冰凉可口的绿豆糕、消暑解热的藿香正气水、临时设置的空调房是项目部力所能及给予一线员工的关爱与关怀。
在全国各地的项目现场
无数七局建设者都在与酷暑较劲
被汗水反复浸透的工装紧贴着脊背
额角滚落的汗珠砸在工具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这些瞬间,共同拼出了这个夏天里
最动人的奋斗图景这群夏日里的追光者用脊梁扛起责任用双手编织蓝图他们让 “七局担当” 在高温中愈发清晰
每一份坚守都值得被铭记
致敬,高温下的七局人
你们,辛苦了! 信息来源:中铁七局四公司、广州公司、郑州公司、武汉公司、西安公司、电务公司、南京公司、通甬高速项目部
本期编辑:刘一帆、王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