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院集团和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会议为我们进一步锚定航向、鼓足干劲,在这个收获之秋,公司公众号聚焦一批
深入践行“三个六”战略框架和“四航四院”总体发展思路的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以他们的奋进故事传递榜样的力量。
在四航院海(境)外工程建设的广阔版图上,他用二十年如一日的深耕,刻下了坚实的奋斗足迹。他专挑行业“硬骨头”,勇闯技术“无人区”,将曾被视作“边角料”的公填料,成功运用于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工程的“主材阵营”,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书写了担当尽责的时代答卷。他,就是德晟公司的先锋旗帜周维。
2017年,一纸调令,周维受命于关键时刻,奔赴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前线,肩负起公填料筛分生产的重担。当时,公填料在香港填海项目中一直是个“配角”,相关属地工程项目长期受其生产效率与成本问题的困扰,导致业主层面普遍存在一定的固有观念。更严峻的是,成熟的公填料规模化筛分生产线在业内尚属空白,前路无经验可循,一切需从零探索。
2018年盛夏的工地,成为周维淬炼初心的“熔炉”。烈日灼烤,尘土弥漫,“吃土”是常态;卸料口物料板结,严重阻滞进度;传送带上的铁器更如隐形利刃,频频划破皮带,迫使全线停工——难题环伺,如乌云压顶,现场气氛凝重。
作为项目负责人,周维坚信“问题在一线,答案在现场”。他率先扎根工地,将办公室搬到现场,带领技术骨干展开头脑风暴:采用装车前挖掘机初筛、卸车入料后人工钩除、传输过程中强力电磁铁抓取等多种方式构筑“除铁防线”;优化卸料口结构,打通堵料“瓶颈”;调整筛网形态与振动频率,大幅提升筛分效率。历经数月百余次试验,终见曙光。效率的节节攀升,成本的逐级优化,不仅彻底扭转了业主的固有偏见,更实现了公填料从“边角料”到工程“主材”的华丽蜕变!
2024年底,这项凝结着创新与坚守的工程圆满收官。2600万吨公填料的成功产出,一举破解了香港海砂采购困局,有效缓解了建筑废物堆存压力,为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树立起闪亮的绿色标杆。业主多次主动追加公填料产品订单,正是对其卓越价值的最佳印证。
以此为起点,他带领德晟公司在香港市场稳步开疆拓土。香港三跑C4区填海、南部PVD区陆推工程、海空联运自动化码头一期工程等9个关联项目相继落地。尤为可喜的是,公司自主开发经营的大澳改善工程、荃湾国瑞路土地平整工程成功中标。这标志着德晟公司在坚守传统水工优势的同时,成功实现“专兼结合”的战略跨越,在香港市政工程领域开辟出崭新天地。
如今的德晟公司,在周维的带领下已成功获取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顾问咨询牌照、发展局测量牌照、屋宇署勘察及施工牌照等多张关键“通行证”,为市场开拓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项目经理到德晟公司总经理,岗位在变,但他“敢闯敢试、真抓实干”的先锋本色始终如一。他以责任与担当,让先锋模范的光芒闪耀在每一个建设现场;更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德晟公司擘画着充满无限可能的发展蓝图!
内容来源:德晟公司文字撰写:陈淑娴责任编辑:祁澜澜一审一校:钟慧嫦二审二校:巫敏祺三审三校:关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