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哥集团公司召开的202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
表彰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系列竞赛活动获奖单位
公司在此次活动中斩获多个奖项!
征文类二等奖↓获奖作品↓向上滑动阅览作品《阔步重山中 闭目花雨下》
改革创新的壮丽诗篇唱响新时代的华章,七十五载的红色故事写遍新中国的锦绣山川。大风起兮云飞扬,凤飞龙吟威四方!我们于济舟重山后回望来时的路,脑海中不禁浮现的,是绿皮火车换新衣的“中国速度”,还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基建狂魔”?是万万人民奔小康的“攻坚克难”,还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的“千万工程”?在我的心中,祖国的过去和今天永远值得盛赞。我闭目回首,既见兼程风雨,又见沿途生花。
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十余年前的一个夏日。爷爷在树荫下的摇椅上拍打着宽大的蒲扇,我蹲在地上,埋头啃着刚泡过井水的脆瓜,滋味清甜爽口。爷爷也不吃瓜,也不说话,只是拍打着手里宽大的蒲扇,目光向着远方。我怔怔地望着远处绿的发黑的山,不禁去想:“山的那头是什么?翻过那山就是父母所说的繁华都市吗?”但孩童稚嫩的头脑并不允许我有过多的思考,我很快就被其他事物吸引了注意。或许是瓜藤下四处忙碌的蚂蚁,或许是奔走过来啃食瓜皮的家鸡,又或许是小伙伴拿着网兜唤我溪涧玩水的消息。
那段留守乡下的记忆现在已经非常遥远,回想时才骤然发现,小时候无论去哪,都能望见那座绿得发黑的山。我渴望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我在山间的小路上一路奔跑向前,从村子的小学到镇上的中学,从爷爷土胚黄泥、黑门红砖的农房到定时熄灯、停水停电的宿舍,终于我跑出了大山。“山的那头是什么?”直到异地读了大学,我才终于解开这个问题。山的另一头是摘星揽月、金碧辉煌的大厦高楼;是人潮熙攘、满目琳琅的商圈夜市;是分曹射覆、推杯换盏的游玩集会;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民生福祉。山外世界的流光溢彩叫我着迷,我曾一度幻想着带上所有的家人朋友生活在这里。但随着我在大城市里待得越久,我又迎来了新的问题:有的人将山外是什么的问题问我,有的人感慨曾经的这里是一片荒山瘦野。
大学毕业以后,带着青年人的满腔热血和炽热感情,我加入到三局铁军的工程队伍,投身为祖国和人民的建设事业之中。我又回到了丛山峻岭的怀抱。物质资料的匮乏和烟火气息的退散让我们顿感生活质量倒退回十余年前的乡下。但群山带给人的寂寞还不止于此,它那疏远且冷漠的姿态,令通讯信号变得羸弱,公路似乎也顺从它的意志,由着它的脾气变得拐弯抹角。“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孤独和思念让大山里的守望变得愈发难熬。“什么时候能走出大山呢?”
后来,随着工程的陆续更新,项目部换了地方。汽车行使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同事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总是行经一处地方他们就齐刷刷看向窗外,一会儿是工程人挖的水库,一会儿是修缮的房屋,一会儿是引水的工程......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才发觉这条我先前进山的路已经大变了样,我也跟着望向窗外,目光最后落在那座横跨江河的巨大水坝上。紧接着在颠簸的车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那水坝化作了一条横卧的巨龙,所有的盘山公路也都化作了一条条飞龙,它们腾云飞升,降下福泽,庇佑着一方生灵。
再后来,在神州大地的各个地方,我看见威武擎天的塔吊与远处峰峦齐平的高,我看见漂亮的楼房一点一点长成直到遮蔽住一重又一重的险峰,一座又一座以前我们都无法逾越的厚重山体被幽长笔直的隧道贯穿......站在验收竣工后的工程现场,再次望向群山,我不再胡乱思考山的另一头是什么,也不再一味地奔跑,想着翻过这座大山,而是看着那些崎岖的山路,思考着如何将它也变为通途大道。不知不觉间,我也开始感慨曾经的这里是一片荒山瘦野。不知不觉间,我不再迈步远离那些绿得深邃的黑山,而是昂扬着斗志,成为这支建设铁军的一员阔步走向重山。
还有很多的大山等着我去奔赴,还有很多的人等着走出大山。我的命运、人民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都紧紧系在这条阔步走向重山的路上,这一路注定兼程风雨,但终有载道鲜花!
三等奖↓获奖作品↓向上滑动阅览作品《中铁三局广东赋》十五载春秋,壮志初酬。投身三局意方遒。建筑征程书伟业,风采长留。
入职解新忧,同事情柔。如归温暖大家庭。虽为微员心有梦,共筑繁荣。
企业势如流,奋斗无休。工程处处显风流。高铁桥梁通四海,荣耀神州。
项目克艰难,合力同筹。党员引领立潮头。拼搏攻坚书壮志,风采长悠。
荣耀共追求,拼搏无休。青春筑梦写春秋。七五华诞同奋进,再上层楼。
优秀奖↓获奖作品↓向上滑动阅览作品《我与三局共成长》 春华秋实,岁月如梭,回顾三局的沧桑岁月,从建立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再到如今的辉煌。几十年来,三局这棵嫩小的幼苗已不断成长为参天大树,它正在用铿锵有力的步伐迈向精诚团结、富企强工的道路。2005年,刚出校门的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三局工地,开启了我的铁路工程人生涯。
入职初体验 2005年,合宁项目,刚到项目工地第一天,项目举办了大学生入职欢迎仪式。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晚饭是在镇上的一个小饭店,灯光不怎么亮,但是氛围很热烈,大家给我们夹菜,跟我们聊天,在互相交谈中,我们这群“初出茅庐”又紧张局促的“新人”很快融入了集体,感觉到“家”一样的温暖。席间,前辈们侃侃而谈,说到他们参建过的重点工程和难忘经历,如数家珍,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神采,让我们很受感染。那晚的情景,至今想起来,我们都津津乐道。
友谊和比赛共存 2005年的工作环境已经比我们前辈口中说的住帐篷那种好太多了,我记得我们在安徽全椒县租的民用房作为我们的项目部,后来还安装了空调,那时项目部只有一台电脑,技术资料也都是手工作业,我们新到位的6名大学毕业生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努力表现,白天分两组由技术主管带领我们工地测量,晚上回来我们总结白天的战绩,看看那一组干的多,经常比赛,输的一方心里想着明天一定要超过另一组。我们不仅比赛,而且还团结,一人有病,其他五人主动照顾,友谊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深厚,因为我们团结友爱,现在回过头来看,别看工作辛苦,但是心里还觉得很甜。艰苦的环境阻挡不了我前进的脚步,更阻止不了我拼搏的灵魂。正是有着传我经验、助我成长的领导和同事;有着彼此相携、同舟共济的和谐工作氛围,我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从一个只是一知半解的毛头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三局人。
工龄和技术共成长 短短的几个月,我们中间就有佼佼者安排了现场技术主管的工作,我们其余几个人真的羡慕啊!有负责桥梁钻孔桩施工的,还有负责涵洞施工的,我们除了羡慕就是羡慕啊!真想试试!我记得5个月之后,我单独负责整个项目的试验工作,才打开了心结,终于出师啦!那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多学习,多实践,一般都是提前一个晚上把第二天的工作内容梳理出来,查规范,弄懂,就等明天实践,想想都很充实。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我们又迎来了新中标项目,经过一年时间的磨炼,我们6个毕业生也变成了老员工,每个人都挑起技术主管的大梁,我还是负责我们管段的试验工作,从项目部筹建,试验部门筹建到试验管理等等,一个项目5年很快就过去,这5年也见证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我们赶上了全国修建高铁的好时代,我记得当时的规范还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规范或者补充规范出台,真的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奋进中成长。公司的发展与成长是我们的幸福,我们的成长要以公司的成长为依托。风雨过后的彩虹总是分外的绚烂,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时光才是最甜蜜的负担,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甜蜜的负担让我坚信所有和我一样刚刚毕业的员工,都会在这宝贵的经历后成长为真正的三局人。
项目温暖至今难忘 2009年,广珠城际项目,毕业4年后,我也找到了我的另一半,我们的传统是要举办工地婚礼,说实话,工程人,常年不在家,365天可能有330天都在工地,所以,更实际地说,工地就是我的家,那员工结婚也就是我们工地的大喜事,我记得,项目部所有人员都参加了,包括后勤值班人员,有主持人、有保障组、有搞笑节目组,真是又热闹又开心,大家都给我俩送上了祝福,家的温暖不言而喻!正是因为切实感受过这份家的温暖,才使得我们全体职工能够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付出巨大努力。
转岗办公室 再遇新挑战
2011年,沪昆项目,我从技术转岗作了段办公室主任,这是领导对我之前一段时间工作的认可,也是我重新起航的起点。我深知桥梁纽带作用的关键,上传下达,部门间的协调,保持项目后方的稳定就成为我的关键职责。我记得,有一天,上午10点,大家都去工地了,突然食堂停水,午饭还没有着落,我接到电话,立刻排查,原来是石头砸断了我们临时供水管道,我和办公室同事拿工具、接电源、动手修理,40分钟后恢复供水,当时我心想:咱们办公室人员真得是多面手,啥都得会啊!若不然中午都吃不上饭了!
机遇和挑战共存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高铁修建成为15年乃至20年之内主要任务,我们三局作为铁路修建的主力军,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就成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目标,市场扩大决定了公司的发展,2010年,我们公司在广州立足于广珠城际指挥部为班底成立了广州分公司,截止2024年,公司员工已经突破1000人,在建项目有46个,年营销额突破100亿元,年营业额突破60亿元,人才济济,公司有序发展,前景良好。我作为公司的一员,从业20年,经历了市场的起伏和公司的成长,深知办企业的不容易,面对目前市场萎缩和各种困难,我们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坚决守护好我们的家园,从管理上要效益,从管控上要安全、要质量,守好阵地,发挥党建力量,引领大家,继续前行。
一路走来一路欢喜,很幸运能在这样一个团结互助、相互鼓励的环境中工作,感谢这个大家庭,使我的生活充实而美丽;感谢这个大家庭,给我提供汲取知识、充实自我的源泉;感谢这个大家庭,促我不断的成长进步,坚强成熟。作为一个老三局人,在以后的道路上无论是阳光还是风雨,我会执着、坚定、努力的进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企业,用我美好的青春时光伴随着企业一起成长!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年以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铁人开山筑路,披荆斩棘,努力探索,不断创树品质,打造精品。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秉承“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勇于担当、勤于钻研、甘于奉献的精神继续成长,以实际行动诠释中铁三局的国企责任担当,为中国中铁美好的明天、中国建设辉煌的未来努力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奋斗终身!
标语类一等奖 “精工善技 优法利器”
二等奖 “精工赢奖杯 建善铸丰碑”
三等奖“先锋引领 同心致善”
实物类二等奖 “精工护远航”系列文创
二等奖 “建善轻办公”系列文创
三等奖卡通形象“”系列文创
短视频类二等奖《安全就是进度》三等奖《聚变》三等奖《一个承诺》文案类三等奖“清风建善”廉洁文化品牌
细看这些作品每一项都是广东公司人
用行动写就的诗行字里行间 没有豪言壮语
却处处流淌着对企业的忠诚对祖国的深情!编辑:董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