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7月26日随着最后一片钢箱梁精准吊装
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承建的
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完成了最后一片“拼图”
顺利实现合龙 双柳长江大桥主跨1430米、宽50.5米
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
也是武汉都市圈的新交通要道
PART 1 ·“智慧”赋能!在长江之畔镌刻“双柳速度”
· 双柳长江大桥是交通运输部
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充分发挥智能建造核心驱动力
推动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全面提升
为新时代中国桥梁建设树立了“智慧”标杆
在桩基施工中应用“水刀工艺”克服长江江岸复杂地质
破解了超大超深群桩基础技术难题
在主塔施工中引进了新一代一体化智能筑塔机
和钢筋网片柔性生产线
实现主塔从钢筋部品制造到混凝土浇筑养护
“流水线”式建造主塔以每天近1米的速度急速“生长”
大大缩短了封顶时间在主缆建设中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研发使用
智慧缆索及内外双循环除湿系统
如同给大桥主缆装上“空调”
可全方位监控调节主缆应力、温度、湿度等
大大延长了主缆使用寿命
在主桥钢箱梁架设过程中
应用了由自主研发的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数字孪生系统
实现了百吨级钢梁的“毫米级精准拼接”
在智能建造的重重BUFF叠加下
在两年十个月的时间内便实现了大桥贯通
创下桥梁建设“双柳速度”
PART 2 ·江豚见证!看建桥如何与长江大保护实现“双赢”·
双柳长江大桥位居武汉“星谷”国家航天基地核心位置
背靠涨渡湖湿地,面向万里长江
是远近闻名的“江豚湾”
环保要求极高为守护长江生态大桥采用“一跨过江”方式
以智能建造推动环保提质升级
将大部分工序转移至工厂内
让工地变“花园”减少了施工现场的能耗、扬尘及噪音
实现污水零排放施工全过程“无害化”
项目部与长江海事部门
江豚保护协会积极对接
成立“江豚保护小分队”
赢得了“水中大熊猫”家族的“厚爱”
项目施工涉及江段的江豚数量不减反增
由最初的2头增长到近20头
吸引了诸多江豚爱好者的关注和点赞
引发各级媒体争相报道
PART 3 ·品牌铸魂!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桥、走进中国桥
· 双柳长江大桥是“桥都”武汉第12座长江大桥
也是中国建桥“梦之队”——
在武汉承建的第8座长江大桥
项目建设团队致力于将双柳长江大桥打造成
“智慧型”桥梁建设标杆
目前已形成相关科研成果20余项
并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技术人才
大桥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建桥实力的“名片”
先后承办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
湖北省、武汉市大型活动十余场与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等
十余所大学建立对口联系
更成为武汉市众多中小学生
普及桥梁文化知识的首选“体验地”
全年接受各类参观交流近万人次
建设期间,项目作为湖北省工程“代表”
登上央视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湖北篇》
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
等近百家海内外媒体争先报道
全网浏览量超亿次极大地彰显了二航“桥品牌”影响力
2025策划:五分公司作者:向昌文 黄子坤编辑:魏腾飞 向昌文行者无疆,百年二航微信抖音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