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01行业新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指出,通过持续健全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能、优化服务品质、创新产业生态,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电动汽车更大范围内购置使用。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查看详情→
●突破10000米,我国地球深部能源探索迈出关键一步。
10月15日9时16分,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这一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钻井难度极高的深地“超级工程”已钻穿23套地层,深入5.4亿年前的震旦系地层,首次进入四川盆地深部“无人区”,标志着我国在地球深部能源探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查看详情→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工业管道安全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结合压力管道安全状况,市场监管总局对《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TSG D7005—2018)等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整合修订,形成《工业管道安全技术规程》(TSG 31—2025),现予批准发布,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02企业新闻● 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原油总产量创新高。
从中国海油获悉,10月14日,从南海东部油田传来消息,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油田群,原油累计产量突破3800万吨。流花油田群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群,最大水深约为437米,目前5个油田在产。该油田群拥有我国海上油气田规模最大的水下生产系统。
● 全国首台套中压分缸供热机组正式投运。
从哈电集团获悉,10月13日16时18分,全国首台套中压分缸供热机组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国能福州二期2×660兆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3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哈电集团作为主要参建单位,提供了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核心设备,应用多项自主研发的前沿技术,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查看详情→
● 哈电集团与中国宝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从哈电集团获悉,10月14日,哈电集团与中国宝武在哈电集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黄伟,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清勇,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共同见证签约仪式并举行座谈交流。哈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轶,中国宝武党委常委邹继新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延安皖能电力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注册。
据安徽日报微信公众号10月14日消息,近日,由皖能电力携手阳光新能源、国轩新能源成立的延安皖能电力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注册,三家能源皖企在延安成功牵手,标志着安徽省“陕电入皖”工程配套电源开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03地方新闻● 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大坝封顶。
从中国电建获悉,近日,由中国电建设计建设的新疆东疆地区首个大型抽水蓄能工程——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大坝顺利封顶,将为优化新疆能源结构、为西北电网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 东北地区首个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全线贯通。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10月15日,国家能源战略重点工程——东北地区首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阜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期工程实现全线贯通。该项目所产的天然气将直接供应给沈阳、铁岭、抚顺、本溪和阜新5座城市,为1596万人口提供稳定的气源。
● 黑龙江省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10月14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3149.4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149.6%,占总装机比重达到57.9%。
04国际新闻● 以色列:燃料和天然气不得进入。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10月14日,据以色列12频道消息,以色列政府表示,除用于特定的人道主义基础设施用途外,燃料和天然气不得进入加沙地带。以方已告知联合国,自15日起,每天可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卡车数量为此前商定数量的一半。
● 巴西全国多地停电。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10月14日凌晨,由于巴西巴拉那州库里蒂巴市一处电力设施发生火灾,干扰了巴西国家电网运行,导致巴西全国多地区发生停电。据悉,巴西27个州中14州出现停电情况,包括圣保罗州、里约州、米纳斯吉拉斯州等人口密集地区。
文字、制图、编辑:张宇
校对: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