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01行业新闻●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25~2026年度采暖季天然气保暖保供工作会议。
10月17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25~2026年度采暖季天然气保暖保供工作会议。会议围绕加强北方地区采暖和民生用气保障、加强气电协同联动服务能源电力保供、加强安全运营和保供风险点排查处置、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天然气市场竞争力、强化企业间互济互保等方面细化了采暖季工作安排和任务要求。查看详情→
● 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首次投入商业化运营。
据中国新闻网10月20日消息,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首航仪式在上海港罗东集装箱码头举行。该船动力系统配置先进,搭载2台280千瓦甲醇发电机组及2套258千瓦时的锂电池组,通过直流母线变频电控设备实现并网,驱动2台150千瓦推进电机。借助直流组网技术与多工况设计,船舶实现了甲醇清洁能源与锂电储能的高效协同,集高效、环保、节能与舒适等优势于一体。
● 我国首家绿色燃料电商平台上线运行。
据中国新闻网10月20日消息,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牵头组建的国内首个绿色燃料电商平台“众新燃”日前正式对外发布。该平台通过整合全国生物质燃料产业链资源,为不同应用场景企业提供“一键采购+物流仓储+绿色认证+管家服务”的绿色燃料一站式解决方案,让绿色燃料供应链不再“难、乱、贵、烦”,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
02企业新闻● 中国电建:新签破9000亿元。
中国电建10月20日发布2025前三季度主要经营情况公告。数据显示,公司累计新签合同总额达9045.27亿元,同比增长5.04%,新签境外合同2137.54亿元,同比增长21.45%。从业务类型看,中国电建的能源电力板块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金额5852.28亿元,同比增长12.89%,占总合同额的64.7%,新签项目数量达4013个。
● 国家管网集团首个地面集中式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试运行。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首个地面集中式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精河34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试运行。该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试运行标志着国家管网集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投产后所发电量将全额接入新疆电网,并以市场化交易方式供自建项目及上下游关联用户消纳使用。
● 中国华能首家抽水蓄能公司揭牌成立。
10月18日,华能首家抽水蓄能公司——华能(永新)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揭牌成立。永新抽水蓄能项目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坳南乡,总投资78.23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4×30万千瓦),设计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连续满发时长6小时,工程等级为一等大(I)型。项目建成后,电站年发电量将达12.96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6万吨,对提升电力消纳利用水平、优化当地电源结构、改善电网运行条件、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积极作用。查看详情→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逾36%。
10月20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日发布公告称,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3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今年以来,宁德时代A股股价表现亮眼。截至20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当天上涨2.33%,今年以来股价涨幅逾41%,公司总市值约1.67万亿元。
03地方新闻● 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换流站迎来年度检修。
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国网安徽电力的900余名电力检修人员对古泉换流站进行集中检修,总计开展检修任务4525项,为长三角地区今冬明春可靠用电提供保障。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于新疆昌吉换流站,止于安徽古泉换流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远、输送容量最大的输电工程。
04国际新闻● 欧盟同意逐步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20日消息,欧盟理事会20日表示,欧盟成员国支持在2028年1月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提案。当天在卢森堡举行的欧盟理事会会议上,欧盟能源部长们批准了相关提案。自2026年1月1日起,欧盟禁止内部各方与俄罗斯签订新的进口天然气合同;同时为现有合同保留过渡期,短期合同可持续至2026年6月17日,长期合同将在2028年1月1日前终止。该提案还需经欧洲议会批准。
文字、制图、编辑:韩懿校对: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