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两优一先”先进事迹展播 | 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党支部

2025-07-24 20:08:55浏览:191 来源:中交一公局三公司   
核心摘要:两优一先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前  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彰显公司党员队伍的政治品格与精神风貌,进一步推动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履职尽责,再创佳绩,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现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支部进行集中表彰。让我们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榜样为力量,筑牢忠诚根基,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发展大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此系列,将对获得公司级荣誉的集体和个人代表进行风采展播。 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争先锋 攻坚克难筑通途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党支部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位于重庆渝中区,这条串联母城核心区的轨道动脉,重庆站工点面临着场地极其狭小、周边老旧待拆迁房屋群、国家级文物、学校、医院等多项制约条件,加之进场滞后20个月、工期压力如山。建设以来,项目党支部,扎根于攻坚克难的第一线。在党旗的指引下,全体党员以赤诚之心、担当之肩、实干之力,将支部的战斗力深深熔铸于每一寸掘进的隧道、每一座开挖的车站、每一方浇筑的混凝土之中,在巴渝山水间书写着新时代轨道建设者的奋斗篇章。 先锋领航,于紧迫时破壁开新天 在围岩强度高、坡度大、作业空间受限,附属工程、主体结构无法同步开展等难题下,传统机械开挖无法满足施工需求。面临着建设难、工期紧的双重压力,项目党支部迅速集结以党员为核心的技术突击队。青年党员、项目总工程师刘文涛,主动请缨担任突击队长,带领项目团队研究尝试不同非爆开挖工艺的同时,时刻关注新的硬岩隧道施工理念和工艺,在了解到中国爆破行业协会潜心研究的“超低振速精细爆破”技术时,主动对接,为项目破解建设难点、堵点带来了新的希望。 项目负责人张书香带头立下“军令状”:“风险党员先扛!方案可行,就全力支持!”,随后,成立“精细爆破”管理专班,在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专家谢先启以及重庆市多名专家的指导下,潜心钻研“文物级精细化爆破”技术。最终,经过632个日夜的坚守,项目顺利完成车站及附属爆破土方开挖18.25万方,较计划工期提前了整整180天,这场硬仗,不仅为全线扫除了“拦路虎”,更沉淀为5项专利、1部工法,为后续工程建设点亮了指路明灯。 枝叶关情,民心所向处架起“连心桥” 施工区域临近居民区、穿行于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加之爆破施工,噪音、扬尘等难题成为群众心头的“烦心事”。项目党支部深知,建设“绿色动脉”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民生答卷。如何让建设的过程也成为凝聚民心的过程?支部给出了答案: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将施工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绿色施工先行:项目党员们协力推 动技术创新应用。车站主体采用“精细爆破”取代传统机械开挖,显著降低振动、扬尘和能耗;盾构区间创新应用遇水不分散新型材料和二次注浆工艺,减少浆液浪费和土体污染;场区内布设可循环水池,实现施工废水零排放,日节水300立方米,利用率达90%。 科技赋能环保: 支部切实履行监督职能,施工现场全面配备智能喷淋、雾炮车、水幕降尘系统及PM2.5实时监测,扬尘浓度直降82%;选用低噪音设备、设置隔音屏障、优化施工工序,严格控噪护民安宁;建筑垃圾实现分类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 生态和谐共生: 在重菜区间施工中,支部积极协调,力保场地内15棵桂花树、银杏树原地留存,精心养护,让轨道交通与城市绿意和谐共融;施工裸露区域及时复绿,种植麦冬草,3个月重现盎然生机。 透明沟通赢民心: 面对居民关切,支部创新建立“文物-施工-居民”三方联控机制。设立“精细爆破公示牌”,公开爆破标准、实时监测数据;开展8次“居民开放日”,邀请群众代表实地体验振感;设置24小时热线畅通民意渠道。通过全流程透明化施工,实现了施工过程零投诉、零事故,用真诚和科技数据搭建起坚实的信任桥梁。 这一系列举措,成为项目与群众之间最温暖的“连心桥”。 项目建设的每一寸延伸,都凝聚着项目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本色。项目党支部将带领项目全体党员持续发扬不怕苦、不怕难得精神,在服务群众的最细微处熠熠生辉,让澎湃的红色引擎驱动钢铁巨龙穿越山城,向着人民对美好出行的向往不断奋力驰骋! 来  源 | 党委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品牌文化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三公司:争当抢险先锋,亦做固防尖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