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局近日从国际桥梁大会(IBC)获悉
广州公司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柔性拱钢梁桥
南沙港铁路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
荣获西奥多·库珀奖▲南沙港铁路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
国际桥梁大会,简称IBC,是美国西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协会主办的具有颇高声誉的国际桥梁学术会议,在世界桥梁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大会奖项设立于1988年,是桥梁界最负盛名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西奥多?库珀奖是国际桥梁大会7大奖项之一,颁发给铁路桥梁工程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桥梁项目,展示新铁路桥梁设计创新、既有铁路桥梁修复或在铁路桥梁的快速施工工艺等。
南沙港铁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链接枢纽,起至鹤山站,终于南沙港站,线路全长约89.2公里。
广州公司承担了17.8公里的施工任务,
标段内的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
全长998米,由两个跨径360米的柔性拱组成,犹如“蓝色巨龙”连接广州南沙和中山黄圃,成为沿线新地标。
▲大桥钢桁梁 作为南沙港铁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跨洪奇沥特水道大桥建设条件复杂,桥址处风速高、四河交汇,船舶流量密集,航迹线交错,水道宽770米,河床呈“W”形。大桥创新采用主跨2×360米钢桁梁柔性拱桥,良好适应航迹线交错以及河床呈“W”形的建设受限条件,为世界同类型最大跨度桥梁,实现了跨越能力与承载功能的高效协同。
面对桥面120公里时速双线货运铁路与桥下300×24米水运主航道的双重挑战,项目团队以“刚柔并济”的工程智慧攻克力学难题。钢桁梁的刚性骨架与柔性拱肋的弹性特质被创新融合——钢桁梁如钢铁脊梁承担主体荷载,拱肋则通过弹性变形主动消解列车驶过时的巨大剪力冲击,形成“刚骨柔筋”的协同体系。在台风频袭、潮汐涌动的珠江口,建设者将1767根钢桁梁杆件与168根吊杆精密组装成重达2.8万吨的承载网络,为千吨级列车编织了一张既能坚若磐石、又可灵动卸力的安全网。
▲柔性拱提升现场在近海高风速区实现双跨360米柔性拱精准安装,被业内视为“不可能的任务”。项目团队
创新超短边跨大跨度钢桁梁单临时墩悬臂架设、顶落梁合龙技术,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了结构施工安全性;采用“弓弦式”大节段柔性拱同步提升一体化技术,
提高了大跨度柔性拱施工抗风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常规卧拼竖转节约工期40天;合龙阶段,根据精确测量获得的合龙口间距数据进行配切,以毫米级加工精度消除误差,实现3毫米内的高空对接错边精度;研发了拱肋临时水平索释放和吊杆张拉分级转换的施工方法,成功消除了释放水平索时的失稳风险。
从设计图纸到飞架碧波,将“刚为柔之骨,柔乃刚之延”的东方智慧,熔铸于现代工程的钢筋铁骨之中。自2022年底建成通车以来,
南沙港铁路已成为中欧班列的关键动脉,加速着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的经贸融通。
素材来源:科技信息部、
广州公司本期编辑:钟喆、赵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