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建总承包分公司请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点击观看视频↑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站在这一重要节点回望
在辽宁省朝阳市、锦州市
中交路建秦沈高速项目建设现场
正上演着一场与黑土地的“温柔对话”
被称作“耕地中的大熊猫”的黑土
从高速建设区实现“易地安家”
曾长期闲置的“盐碱洼地”
也在科学改造中蜕变为“希望田”
秦沈高速松岭门至沈阳段
是京哈高速公路的并行线
项目建成有助于提升京哈走廊
基础设施服务容量与水平
保障东北地区“北粮南运”
骨架运输能力其中,中交路建承建路线全长155公里
地处辽河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既拥有珍贵的黑土资源、土壤肥沃
又兼具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气候优势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盛产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
面对这片沃土中交建设者摒弃“先占后补”的粗放思路
将“护土优先”确立为核心准则
以近乎“精雕细琢”的态度
推进表土剥离与复垦工程
在这片珍贵的黑土地上
建设者们一边筑就联通未来的“致富路”
一边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
书写着新时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深度协同共进的时代答卷
精准剥离,守护黑土生命线
“一两土二两油”道尽了黑土地的珍贵作为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黑土每自然形成1厘米便需200至400年的漫长光阴
它既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
承载着沉甸甸的生态价值与民生分量
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建设对黑土地的影响
答案藏在科学系统的表层土壤剥离中
这绝非简单的土方迁移
而是对黑土这一战略资源的保护性储备
为实现精准护土建设者们化身“大地医生”
依托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绘制1:500比例的剥离区分布图
清晰标注出地表附着物
位置、土壤厚度等信息
为“无杂质剥离”提供科学依据
在这套技术方案的支撑下
黑土剥离率精准控制在95%以上
预计可成功剥离228.78万立方米沃土
这些剥离的黑土将被集中收集、妥善储存静待回归大地、孕育新生
为后续生态修复与沃土重生奠定根基
让黑土真正实现“安家”更“焕活”
科学回覆,焕活盐碱希望田
表层土壤剥离是黑土守护的起点
如何让这些剥离的黑土
在最需要的地方重焕生机
成为建设者推进工程的
下一个关键课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设者们制定了两套核心方案
一是科学配土精准适配需求根据不同区域土地的贫瘠程度、适配作物类型
建设者将黑土回覆厚度精确控制在
在30厘米至70厘米之间
既确保贫瘠土地“吃饱”肥力
又避免优质黑土造成浪费
让每一寸黑土都精准发挥最大价值
二是精准“输血”定向输送资源建设者将剥离的宝贵表土资源
定向输送至劣质耕地工矿废弃地及生态修复区域
在项目团队的精心规划下
预计7291.05亩土地将披上这份来自沃土区的“新装”
金秋验效,答好粮食丰产卷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正是检验回覆成效的时节
在七里河镇回覆区当地百姓纷纷驻足等待
来自沈阳农业大学与辽宁省化工地质勘察院的技术专家
揭晓这片土地的“健康报告”
这片曾因盐碱化“种啥都不收”的土地
经专家团队试验检测与现场踏勘
其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平整度
均达到二类耕地标准为这片土地的“重生”画上圆满句号
田间翠绿的秧苗茁壮成长科学测算显示复垦土地的亩均产能较此前的盐碱地提升3倍以上
回覆区预计年均可产出
玉米36.45万斤小麦19.44万斤花生4.05万斤从表土剥离时的“精准守护”
到复垦后的“沃土生金”
这场“精雕细琢”的护土工程
破解了“修路必占土、占土伤良田”的难题
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国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
成为中交建设者坚守“两山”理念
守护粮食安全的生动缩影
未来,中交路建将持续
以责任为犁、以科技为笔
在辽沈大地上不断描绘
粮丰仓满、乡村兴盛的壮美画卷
-END-通讯员:张婷媛、王星宇、陈 皓
责 编:张婷媛
主 编:王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