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天子山大桥项目梁湖碧波上的“生态密码”武汉天子山大桥是湖北 “十三五” 重点工程
落子梁子湖风景保护区
这里是省级重要湿地、Ⅱ 类水体
是武汉应急备用水源地
更是武昌鱼的国家级繁衍生息家园
环保高标在前破解之道?且看我们的生态密码密码一:资源巧借护湿地 开工前,项目团队对周边资源充分调研,坚持
“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
原则,合理规划了驻地、场站等大临设施位置,尽量做到不占用湿地。项目部驻地租用邻近现场的原友爱村村委会,混凝土拌合站和桥面板预制场租用附近商混站、预制场。
密码二:污水闭环防渗漏
优化栈桥结构和功能,建立污水收集机处理系统:桥面板板缝采用橡胶条堵缝,两侧护栏设置挡水板,栈桥外侧布设污水收集管道,南北岸设置污水沉淀池,实现施工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污水不会直接渗漏到湖中。
密码三:钢围堰隔污零排
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在原设计“先堰后桩”施工顺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依托桩基钻孔平台,搭设封闭式隔水防污染轻型钢围堰,隔断施工区域与外界水域的联系,有效做到了钻渣及泥浆
“零排放、零污染”。密码四:无封底减湖床扰 通过深耕挖潜降本增效,改变承台基坑施工工艺,将原设计2米厚的封底混凝土,调整为钢围堰无封底干开挖施工。施工前期对施工区地质钻探,并经土工渗透试验和旋喷桩加固试验,论证无封底干开挖工艺可行,其应用大大减少了施工弃渣开挖及外运方量,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封底混凝土的使用,避免了施工对湖床深层地质进一步扰动,有效降低了施工对湖区原生态环境影响。
密码五:环保配套全到位 为保持现场安全文明环保常态化施工,还布置了诸多配套设施,如车辆进出场自动洗车槽、专职清洁小队,桩基施工用泥浆箱、冲击钻机降噪安全防护棚、控速减震雷达测速仪、生态环保卫生间、垃圾分类处理站、环保应急箱以及禁捕宣传标语牌等。
密码六:植被修复焕生机 在湖岸选择典型区域进行湿生及水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试点,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同化湖中和底泥中的氮、磷等物质;同时水生植物可以加速水体中悬浮物絮凝沉降,提高透明度,增加水体溶解氧等作用,为其他生物的恢复创造条件。再在试点基础上,扩大植被恢复的范围。
密码七:人工鱼巢育繁境 通过投放人工鱼巢的方式恢复鱼类栖息地,为产粘性卵、半粘性卵鱼类如鲫鱼、鲤鱼、武昌鱼等保护区内主要经济鱼类繁殖创造了必须的生态条件。此举不仅有效提升了湖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还促进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湖区生态环境的长远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密码八:放流增鱼固种群 通过有计划的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经济鱼类种苗,增加经济鱼类资源中低、幼龄鱼类数量,扩大群体规模,储备足够数量的繁殖后备群体。
密码九:动态监测优措施 定期开展大气环境、声环境及水环境监测和生态调查等工作,持续性跟踪施工对环境实际影响情况和环保措施实施效果,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改进。其中,大气环境、声环境及水环境采用仪器监测,湿地生态监测以水生生物和鸟类观察监测为主,涵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兽类、鸟类、两栖类及湿地植被。
“梁湖天际长桥起,风过万叠微波碧”。天子山大桥既是牵起梁子湖两岸乡愁的通途,更是生态环保理念的鲜活注脚。我们始终以 “生态密码” 守护着这片湖山的每一寸肌理,那些与自然共生的故事,仍在时光里缓缓铺展……
来 源丨天子山大桥项目
供 稿丨康钦果排 版丨庞 杨一 审丨雷晓芸二 审丨向再磊 陈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