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四局】百年古窑重燃薪火!中铁四局匠心赓续景德镇千年瓷魂

2025-10-12 16:00:33浏览:135 来源:中铁四局   
核心摘要:百年古窑重燃薪火!中铁四局匠心赓续景德镇千年瓷魂
中铁四局瓷都景德镇,绵延千年的制瓷历史在此沉淀, 陶瓷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匠心守护的百年古窑址开启“重生”, 国庆假日,跟着小编一起来打卡吧 在景德镇昌江东岸,一片承载千年瓷都记忆的历史街区、景德镇最长的里弄——刘家弄,经匠心修缮,街区内的落马桥元青花遗址、袁家窑等文化遗存沉睡百年慢慢苏醒,开启了跨越时空的“重生”。 技艺传承续写窑火百年魂 刘家弄古作坊群与袁家窑窑址,遗存跨越清末至民国。每一块窑砖、每一处榫卯,皆见证了百年间制陶工匠们选料、拉坯、烧制的忙碌身影,保存下了景德镇陶瓷烧造的光辉岁月。中外古陶瓷专家盛赞该区域为“活的民窑现场”,认为其不仅为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提供珍贵样本,也为瓷都文化旅游开发打造出崭新平台。 承建的景德镇落马桥遗址。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54万平方米,其中近4万平方米为修缮改造。”市政公司刘家弄历史街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负责人过华斌介绍,作为EPC联合体牵头单位,建设团队以“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肌理、激发产业活力”为宗旨,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建造工艺,重塑古窑址的魂魄。 承建的景德镇落马桥遗址。 2024年3月,工程启动时,项目技术负责人朱国辉站在袁家窑破损的窑体前,展开1958年的《袁家窑结构剖面图》跟身边的技术团队说道:“咱们必须让老建筑的‘筋骨’重新硬朗起来,又不丢了老祖宗的手艺。” 承建的景德镇博物馆遗址鸟瞰图。 作为刘家弄项目中体量最大的单体结构,袁家窑内部木构损毁严重,制陶废弃物堆积,东侧窑炉仅余残迹,修复难度极大。为寻得与原木料相匹配的木材,项目组邀请专家多方论证、实地勘察,踏遍景德镇周边老旧建筑和旧货市场,严格筛选与原木料色泽、直径相近的老旧木料,确保新旧梁柱观感一致。 刘家下弄坯房。 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循“以旧修旧”原则。每拆下一件构件,技术人员均先行拍摄记录,详细标注原工艺做法、尺寸、数量及损坏情况,作为修复依据。所有构件分类编号、整齐码放,确保后期精准复原。运用传统榫卯工艺,以“燕尾榫”衔接破损木梁,保留梁头暗记,腐朽柱体则采用鱼胶黏合旧木。针对不同损坏程度的构件,灵活运用胶粘、铁箍卡扣、扁铁拉接等传统修复手法,同步进行防虫、防腐及防火处理,再按编号复位。 项目管理人员检查袁家窑窑体顶部。 2025年7月,袁家窑修缮告成。朱国辉抚摸着修复后的榫卯结构感慨道:“在这里,好像能听见百年前的窑火声。” 技术赋能重现历史肌理 刘家弄历史街区房屋老旧、数量众多,且造型各异,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成为修复工程的巨大挑战。面对大量危楼“结构需加固而不拆改”的要求,朱国辉与结构鉴定团队耗时三个月完成数百间老屋“体检”,通过局部替换与构件截面扩大等技术,在维持外观原貌基础上,为老建筑植入“钢铁脊梁”,大幅提升承重性能。“如同为长者施行微创手术,既要根治痼疾,还需保存元气。”朱国辉这样比喻。 项目管理人员在博物馆清理及保护遗迹。 团队还秉持“一房一策”,融汇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法,存续历史质感。外立面修复严格沿用传统水刷石“洗三磨三”工艺,由匠人手工拼色、反复三次洗刷、三次打磨,确保墙面庄重美观,呈现石子均匀、色泽明亮的效果。 项目管理人员在清理落马桥遗址侧壁。 刘家弄曾是瓷厂工人的聚居区,建筑多以窑砖、垫饼、碎瓷片等废料砌筑,结构类型多样,涵盖框架、砖混、木结构等,具有独特的材质与色彩记忆。针对木结构建筑为主的特色,项目采用夹心构造工艺。外立面和内立面尽可能保留原貌,原始喷漆、铸铁构件、旧墙皮应保尽保;中间层则通过裂缝修补、压力灌浆补强的技术处理方式进行加固及功能性改造,使古建筑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同时提升了建筑的稳固性,实现结构安全与风貌延续的有机融合。 精细施策守护文脉安全 古建修复空间有限、材料易燃,安全控制成为重中之重。项目安全负责人王破浪推行“人防+技防”全覆盖管控体系,引入无人机航拍与裂缝监测仪,实时监测危房变形,并组建“危房检查小组”,由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查巷道、排查隐患。 项目管理人员在检查落马桥遗址侧壁保护情况。 针对木结构多、巷道狭窄的特点,项目部还制定“三禁五查”消防制度:严禁吸烟、违章动火、堆放易燃物;严查消防设施、电气线路、动火审批、隐患整改及应急演练。每条巷弄设置临时消火栓,配备灭火器材,定时清理木屑,严格动火管理,筑牢消防安全网络。 游客在领略袁家窑历史文化。 “每一寸施工都可能触及历史,必须如履薄冰”。团队对袁家窑等重点建筑进行三维扫描,建立数字档案,施工前开展技术交底,材料运输严防磕碰,雨后检查支撑安全,实现修复方案安全可靠,全过程可追溯。 作业人员在袁家窑整理匣钵。 如今,刘家弄袁家窑重现民国窑房风貌,古作坊群窑砖质感如初,落马桥元青花遗址展示区已显雏形。听木构轻巧的呼吸,瓦片在风中的低语,窑址深沉的回响,这片历史街区的“复活重生”,正在向人们娓娓道来那永不褪色的中国陶瓷故事。 更多精彩图片,欢迎您的投稿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影像四局”(影像数据库) 进行投稿http://crec4.vcgvip.com/ -END-监制:路辉  审核:宋恒 朱旭统筹:宋恒  校审:文良诚编辑:张靳晶 许尧图文:刘玉才 李吒 李孝朋 栗金凤来源:市政公司主办:中国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文化传媒中心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新朔铁路运输处持续大干集中修

上一篇:

【中铁四局】融媒策划 | 中铁四局2025年9月项目产值20强榜单重磅出炉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