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创新赋能 | 我们这样攻克大纵坡小半径TBM施工难题!

2025-07-20 12:54:01浏览:66 来源:中交一公局三公司   
核心摘要:突破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在重庆渝中区的繁华区的地下 一场关乎轨道交通的“地下攻坚战” 正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的 大坪西站~终点区间上演 这条全长1102.83米盾构区间 被高楼与市井包围施工场地场地极为狭小 项目却还要在地下完成一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让TBM在大纵坡、小半径的复杂、狭小的线路上 实现精准“平移”今天让我们一起揭秘项目的“破局密码” 看他们如何将“不可能”变成 “超预期”情况复杂:不突破,就要卡壳! 说起这项技术就不得不先说说项目究竟有多难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全长10.61公里,公司承建的土建3标段承建其中的1站4区间施工任务,全长4.67公里,周围既有车水马龙的商业区,又有着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施工场地比预想中更局促, 是重庆市轨道交通186公里续建项目中,施工难度最高的项目之一 。其中 大坪西站~终点区间由明挖段、暗挖段、TBM段组成 TBM由明挖段组装经150米长的单洞双线暗挖洞步进至 暗挖端头平移始发步进线路呈曲线型半径350米 步进坡度为千分之41上坡 步进时盾体距离暗挖二衬最小距离约0.2米 TBM 洞内始发时左右线最小净距0.3 米 且左线为割线始发是重庆乃全国罕见的复杂工况 大终区间场地如果采用装载机直接拖曳基座的传统方法 在有限的空间里大型机械就会施展不开 施工效率大幅度降低不说 还会容易磕碰周边结构 “大纵坡+小半径+曲线步进” 拖拽力控制不好就会引发安全风险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情况复杂 必须转变思路 既然整体过于庞大 不好控制 那就 “化整为零”神操作:为TBM装“滑轮”,精准控制! 为了“破局”项目团队为TBM“量体裁衣” 制了一套专属“移动方案” 将步进步骤拆解开来为TBM装上“实体导航+滑轮” 总共分四步第一步:顶升盾体用立柱千斤顶把TBM盾体轻轻顶起 让它与基座分离 从而方便“分头行动” 第二步:提升基座用电动葫芦将基座提升 减少基座与地面的摩擦力 为后续移动腾出空间第三步:拖拽基座因盾体与基座已完成分离 只需很小的力就能把基座移动到预定位置 不再需要装载机“蛮力拉扯” 第四步:下放盾体待基座到位后,慢慢放下盾体 让它重新“落”在基座上 第五步:顶推盾体盾体依靠反力架和滑轮助力 缓缓向目的地平移期间,项目团队利用数智化工具 持续监控盾体位置和前进方位 精准对接线路确保TBM精准沿着曲线行至始发点 全过程不仅避免大机械轰鸣 极大减少拖拽产生的扬尘 更没有频繁的人力搬运 在周边居民都未曾察觉到太多动静时 项目已完成平移施工提前15天,省下30万:安全又省心! 这项技术投入使用项目施工取得大进展在核心区施工每一天都关系到后续工序衔接 原本“卡壳”的步进施工 提前15天完成为整体工程抢出了关键时间 更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11万元省下了人员、机械租赁、TBM台车场地费等 30万元 过程中在降低机械拖拽的磕碰风险的同时 让盾体与周边结构始终保持住安全距离 施工噪音因此大幅减小 周边居民投诉量降至零 达到“施工不扰民”的良好效果 也为建设者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 一举多得从重庆母城地下的“寸土寸金” 到未来更多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 每一项工程建设都难免遇上难啃的“硬骨头” 或是空间逼仄、或是工况复杂、或是环境敏感 但我坚信只要我们要不困于传统 不怯于尝试总能在一次次拆解、调试、突破中 找到属于自己的解法向这群在地下方寸之间 用智慧与汗水书写创新答卷的建设者 致敬来  源 |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党委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品牌文化部) 作  者 | 刘文涛、刁晓萌、李林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一公局三公司】锚定“全城市”!三公司匠心建造为美好生活赋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