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三公司热!热!热!全国多地最近正在承受
高温暴击考验出门2分钟汗流浃背!高温天气来袭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高温健康建议01一般人群?调整出行规划,减少室外活动
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穿着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使用防晒、防蚊虫叮咬用品;避免跑步、爬山等剧烈活动,及时纳凉休息。
?保持室内凉爽,关注身体状况
使用降温设备调节室内温度,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在空调连续运行2-3小时后,建议开窗通风10-15分钟,促进空气流通,降低CO?浓度;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主动、多次、适量饮用温开水;饮食尽量清淡;食物储存与处理要做到生熟分开、充分加热;慎食生冷,预防传染病。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中暑先兆症状时尽快降温,症状严重及时就医;保持通讯畅通,出现紧急情况,立即联络他人寻求帮助。
02重点人群?慢性疾病患者 应确保常用药物储备充足,加强健康监测。如果血压、血氧、心率、情绪等指标出现异常,或病情出现波动,应及时寻求他人帮助或就医。
糖尿病患者: 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ml温开水或淡茶,小口慢饮,避免含糖饮料;以清淡饮食为主,适量减少主食摄入;水果选择低糖种类(如小片西瓜、草莓),在两餐之间食用;凉菜现吃现做以预防腹泻;运动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傍晚,避免中暑,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胰岛素应避热存放(2-8℃);穿包趾鞋以保护足部,预防感染。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在室内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26-28℃为宜),避免骤冷骤热、冷风直吹;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合理补充水分,清淡饮食,作息规律。有“三高”等相关基础疾病的人群,要做好身体监测,关注身体信号,一旦出现症状可以先用“中风120口诀(言语不清口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做初步判断,及时拨打120尽早就医。
慢性呼吸疾病患者: 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并经常通风,避免因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环境,温度骤变而引发的咳嗽和哮喘急性发作等疾病;饮食清淡多补水;适量运动别过度;规律用药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若症状加重,如出现呼吸困难、痰液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过敏性疾病患者: 要警惕高温暴晒和过强紫外线暴露可能引起的皮肤炎症或皮肤过敏性疾病。外出时穿戴防晒衣、宽檐帽等物理防晒装备,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孕妇、老年人: 高温时段不宜外出;少量多次喝水(温开水最佳),家中适时通风或开空调/风扇;保持环境凉爽;与家人、邻里、社区保持联系;密切关注自身状况,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儿童: 高温时段不宜外出;及时补充水分;不要单独留在汽车等封闭空间内;如必须外出,需有成人陪伴;不私自到河湖游玩;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户外作业人群: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务必掌握中暑应急处置措施,户外作业时使用防暑降温用品,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定时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如出现体温迅速升高(通常超过40℃),并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应警惕热射病,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冰水浸泡(首选)、冰敷大动脉(颈、腋下、腹股沟)、冷水喷洒+风扇等快速降温,并及时送医,避免多器官损伤。
END来源:健康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