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五局一公司】【跨越传承——企业成立75周年系列特别报道之先锋榜样篇】心向高原 步履深耕——记高原铁路项目经理罗运杰的奋斗图谱

2025-07-19 10:00:15浏览:163 来源:中铁五局一公司   
核心摘要:1986年盛夏,罗运杰出生在湖南常德这片水土丰饶的土地。带着水电工程专业的学识烙印,2009年夏天,他怀揣理想投身建设一线。
中铁五局一公司1986年盛夏,罗运杰出生在湖南常德这片水土丰饶的土地。带着水电工程专业的学识烙印,2009年夏天,他怀揣理想投身建设一线。十六载光阴流转,他的足迹深深镌刻在渝利、南宁、成兰、黔张常、张吉怀、滇中引水等一个又一个横亘于祖国山河间的重难点工程上。如今,作为高级工程师的他,正率领团队鏖战在雪域高原的“天路”——高原铁路项目的最前沿,肩挑项目经理的重任。 他曾获公司“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优秀技术负责人”“先进个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并多次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优秀共产党员”;摘得中铁五局“党员示范岗”“优秀青年”荣誉,以及中国中铁“优秀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先进个人”等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勾勒出他攻坚克难、匠心筑梦的轨迹。于他而言,荣誉不是勋章,而是继续远征的通行证。 家国两肩承 关山步履匆 2025年4月,高原铁路的征召令如同一道冲锋号角。项目经理罗运杰毫不迟疑,高血压、高血脂、偶亮红灯的心脏指标,在责任面前微不足道。家中,蹒跚学步的幼子正咿呀学语,妻子独自撑起双职工家庭,他心如明镜。然而,铁路人的字典里只有“进”字! “老婆,我要上高原了,这两天就走。”推开门,他干脆利落,带着工程人特有的直率。妻子手上一顿,没有多余言语,默契地转身查天气、整行装,把担忧与不舍细细压进行囊。最终,他只带一包常用药和几件换洗衣服,留下最朴实的承诺:“家里,辛苦你了。”这份牵挂,成了高原板房里最柔软的底色。夜深人静,星光低垂。 从普通技术员到工程部长,从队长到项目经理,数十年扎根一线,一路走来初心不改,攻坚克难。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现场就是战场,必须打赢这场硬战。面对高原铁路高标准的质量管理,高要求的细节把控,他迅速理清思路,以现场为原点锚定安全质量,以毫厘之距精控成本效益,以资源最优解撬动进度跃迁,“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干就完了。” 云端“下马威” 硬汉再淬火 初上高原,色季拉山口给了他残酷的“见面礼”。稀薄空气如无形重锤,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烧般的撕扯感,头痛欲裂,进食困难。年轻时在渝利隧道战涌水、斗高温的“水龙王”,此刻真切感受到岁月与海拔的双重碾压。一个月内他暴瘦10斤,开始在保温杯里泡起了养生茶。 生理极限尚可咬牙硬抗,更需直面的是地质“雷区”。拉月隧道深处,才是真正的战场。一抵达现场,这位从水利战场转战“世界屋脊”的项目经理,没有丝毫对这片土地的陌生感,迅速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他展现出极强的学习韧劲和扎根现场的作风。面对这片地质“博物馆”,他一头扎进图纸资料和地质报告,与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地质专家反复探讨、请教,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吃透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潜在风险。项目会议室时常灯火通明至深夜。氧气不充足带来的头痛尚未消退,罗运杰便召集技术骨干围坐在会议桌前,召开“交流会”。“这里,高地应力区,岩爆风险是危中之重;这段,围岩破碎得像豆腐渣,超前支护必须打足‘提前量’!”他手指图纸,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条分缕析潜在风险,敲定应对预案。他雷厉风行、身先士卒的作风,像一股无形的热流,迅速在高原项目部激荡开来。他频繁深入每一个工点、每一个掌子面,在近40度的高温蒸腾与混合着粉尘、柴油废气的稀薄空气中,实地查看围岩状况,与一线技术员、工人并肩交流,了解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心声。机械在缺氧环境下嘶吼着,散热效率低下,仿佛随时会在这闷热的“蒸笼”里趴窝。 雷霆先锋者 匠心多面手 这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作风,是罗运杰一以贯之的底色,而高原的征途也并非他的第一次“逆行”。回望2019年11月,他临危受命,从张吉怀铁路转战云南大理,担任滇中引水大理I段6标项目经理。 面对公司史上最大项目、首次进军云南水利市场的重压,他迅速破局:别的标段尚在筹备,他已带队翻山越岭踏勘地形、摸排便道、调研材料设备,第一时间掌握翔实数据。技术人员转型水利项目困难重重,他亲自谋划——晨顶黑夜而出,夜披星辰而归,现场成了第二个家。每晚,他组织团队学规范、定制度、研方案、做总结、强部署;以“抓工程技术一丝不苟,抓工程进度一着不让,抓工程质量一严到底,抓工程安全一刻不懈”为准绳,强化监管,为施工保驾护航。 正是这份坚守,他们创下全线“十个第一”的佳绩,并以“高效、血性、互信”为纲领,以项目创效、创誉、出人才为核心,锻造团队文化。扎根云南 6 年,罗运杰亦是成本效益的“多面手”,他下沉一线,观察设备效率,通过自己扎实的技术功底,与工人交流工序衔接、材料损耗,尽可能的优化过程管控;通过精细化管理与二次经营创新,实现数亿元降本增效。他精打细算到一张纸、一个墨盒,这种“较真”感染全员,营造“人人讲成本”的氛围,同时强化队伍干部建设,项目培养推送副科级干部8名,项目部门负责人12名。 雪山的冷风吹不散他额头的热汗,也吹不动他胸前的党徽。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他仍在项目一线挥洒汗水、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未来,当第一声汽笛穿透隧道,当列车稳稳掠过海拔四千米的云海,他会想起此刻的缺氧与咳嗽,想起深夜灯火与满身盐渍,然后轻轻告诉身旁的儿子——那条在雪山之间闪耀的钢轨,是爸爸和无数同伴用脚步丈量、用肩膀扛出的远方。     信息来源丨侯尚琦 匡东平 编辑丨何锐杰审核丨蒋修妮理念人和效先争第一诚信共赢筑精品执工匠之心建世纪工程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五局一公司】长沙市爆破作业单位三项公共安全新标准专题培训会在公司顺利召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